奇书网

奇书网>飞翔的梦想主题画 > 第188章 公开对决舆论战场(第1页)

第188章 公开对决舆论战场(第1页)

市政大楼地下室的爆炸声尚未完全消散,严正明被特警押解上车的画面己通过隐秘的手机镜头传遍网络。清晨六点,“邻市副市长严正明涉嫌非法实验”的词条突然冲上热搜,配图里他手腕带血、表情狰狞,与平日新闻里那个温文尔雅的形象形成刺眼对比。

刘畅看着手机屏幕上不断攀升的讨论量,指尖在“证据发布时间表”上重重圈出九点整。冰如正坐在电脑前调试加密传输通道,屏幕上跳动着密密麻麻的代码,额头上覆着一层薄汗:“省厅的服务器被黑客攻击了三次,对方用的是境外IP,手法和‘星辰集团’的技术团队高度相似。”

“意料之中。”刘畅端给她一杯热咖啡,“严正明经营这么多年,不可能没留后手。舆论战就是他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必须守住。”

八点五十分,邻市市政府突然召开紧急新闻发布会。严正明的代理律师张启明手持一份“刘畅收受贿赂”的合成照片,对着镜头声泪俱下:“我当事人严正明同志,多年来致力于民生工程,却遭个别警员恶意诬陷!所谓‘非法实验’纯属捏造,是刘畅等人因私人恩怨,伪造证据报复!”

发布会现场的大屏幕上,开始播放经过剪辑的监控录像:刘畅接过严正明赠送的钢笔(隐去了窃听器检测画面),灯明与刀疤强手下“密谈”(实为审讯画面),甚至还有老周在看守所“哭诉被胁迫作伪证”的片段(声音经过变调处理)。

“这些证据足以证明,警方内部有人滥用职权!”张启明举起一份所谓的“市民联名信”,“上万名邻市市民恳请上级部门彻查刘畅团队,还严副市长一个清白!”

网络瞬间炸开了锅。#严正明被诬陷##刘畅收受贿赂#的词条迅速盖过之前的负面新闻,评论区里骂声一片:“就知道那个女警察不对劲,原来是为了往上爬不择手段!”“严市长那么好的人,怎么可能做这种事?”甚至有严正明资助过的贫困生现身说法,晒出多年前的合影,配文“严叔叔是好人,求别伤害他”。

警局办公室里,小王气得把鼠标摔在桌上:“太过分了!他们怎么能这么颠倒黑白?”

灯明的脸色也很难看,手机里不断弹出亲戚朋友的质问信息,连他妻子的同事都在背后议论“警察家属也不干净”。“我去跟他们理论!”他攥着拳头就要往外冲,被刘畅拦住。

“现在出去就是中计。”刘畅指着屏幕上张启明志得意满的脸,“他们就是想激怒我们,让我们在舆论上出错。严正明手里的‘牌’就这么多,打出来一张,我们就拆一张。”

九点整,刘畅按下了发送键。省厅官网和各大权威媒体同时发布了三份证据:

第一份是别墅地下室的监控录像,未打码的画面里,严正明亲自给第17号实验体注射药物,冰冷的声音清晰可闻:“加大剂量,我要看到基因链重组的数据。”视频下方附带了法医对实验体的体检报告,“多器官衰竭,系长期药物注射所致”的结论红得刺眼。

第二份是老周的审讯录音,他哽咽着讲述严正明如何以女儿为要挟,逼迫自己泄露警方行动:“他说只要我配合,就让我女儿去国外读最好的大学,否则……否则就让她消失。”录音末尾,还附上了老周女儿被跟踪的监控截图和勒索短信。

第三份是严正明与东南亚医疗器械公司的交易记录,银行流水、货运单据、甚至还有他与公司老板的通话录音:“这批货必须在月底前到,用‘建筑材料’的名义报关,出了事找周警官协调。”

证据发布后的半小时,网络陷入诡异的寂静。之前叫嚣得最凶的网友沉默了,那些晒合影的贫困生悄悄删除了动态,张启明在新闻发布会现场被记者追问得哑口无言,脸色惨白如纸。

但严正明的反击来得更快。中午十二点,一个自称“严正明前秘书”的账号在社交平台发布长文,声泪俱下地讲述“刘畅如何利用职务之便,逼迫下属作伪证”,文中还“爆料”刘畅母亲曾是严江案的辩护律师,“母女俩都与严家有说不清的恩怨”,暗示刘畅是“公报私仇”。

这篇长文迅速被营销号转载,配上“揭秘刘畅家族黑历史”的耸动标题,再次点燃舆论。有人翻出刘畅母亲多年前的辩护记录,恶意曲解为“为黑社会站台”;甚至有网友P出刘畅与严江的“合影”,造谣“他们本是一伙的,因分赃不均反目”。

“太恶心了!”冰如气得浑身发抖,她刚发现那个“前秘书”的账号是新注册的,IP地址与张启明的律所完全一致,“他们连逝者都要污蔑!”

刘畅的手指冰凉,母亲是她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如今却被如此践踏。她深吸一口气,点开母亲留下的庭审记录,里面夹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年轻的母亲穿着律师袍,在法庭上慷慨陈词,眼神坚定如炬。“我母亲当年辩护的是被诬告的工人,最终帮他洗清了冤屈。”她对着录音笔平静地说,“这份判决书现在还存在法院档案室,案号是(2005)X刑初字第173号,任何人都可以去查。”

下午两点,刘畅以个人名义发布了一段视频。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激烈的控诉,她只是坐在警局的办公桌前,身后是堆积如山的卷宗。“我母亲教我,法律的意义不是报复,是守护。”她拿起第17号实验体的画,那是女孩在清醒时画的全家福,上面有三个模糊的人影,“这个孩子现在还在ICU,她的梦想是当医生。严正明的‘理想’建立在她的痛苦之上,这样的理想,我们不需要。”

视频最后,她举起那份关系网图的高清扫描件,虽然隐去了部分未核实的名字,但己能看清严正明与多位官员的勾结痕迹:“这些人是谁,他们做了什么,我们会一一查清。正义或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这段视频像一颗投入沸水中的冰块,瞬间浇灭了恶意揣测。网友们开始自发核查“前秘书”的爆料,很快扒出账号背后的营销公司与严正明的关联;有记者去法院调取了刘畅母亲的判决书,原文照片被大量转发,评论区满是“致敬正义”的留言;甚至有曾被严正明威胁的受害者鼓起勇气站出来,在镜头前讲述自己的经历。

“他们在删帖!”冰如突然喊道,屏幕上显示多个发布证据的账号被封禁,“严正明的团队在花钱买通平台!”

“让技术组把证据备份,发到海外服务器。”刘畅眼神锐利,“同时联系所有有公信力的自媒体,我们提供原始证据,让他们帮忙转发。”她知道,舆论战场拼的不仅是真相,更是速度和决心。

傍晚六点,转折点出现。一位名叫“老记者赵刚”的账号发布长文,讲述自己三年前调查严正明土地违规案时,如何被威胁、被停职,甚至差点“意外”车祸身亡。文中附上了他当年藏起来的录音,里面有严正明的声音:“赵记者,识相点就别查了,你儿子在双语幼儿园上学吧?我认识他们园长。”

赵刚的身份很快被核实——他曾是省内知名的调查记者,因报道多篇深度新闻获奖。他的发声像推倒了多米诺骨牌,更多被严正明打压过的人站了出来:被强拆的商户、被辞退的举报者、甚至还有曾为他开车的司机,讲述他深夜带不同女人回别墅的细节。

晚上八点,#严正明罪有应得#的词条登上热搜第一,讨论量突破十亿。邻市市政府官网被愤怒的网友挤崩溃,要求“彻查所有涉案官员”的请愿书签名超过两百万。张启明的律所被记者围堵,他本人吓得从后门溜走,狼狈不堪。

警局的电话被打爆了,有提供线索的,有表达支持的,甚至还有人送来锦旗,上面写着“为民除害,正义之师”。灯明的妻子发来信息,说小区邻居看到新闻后,都来安慰她,还帮着照看乐乐。

刘畅站在窗前,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冰如递过来一杯热奶茶:“李厅刚才打电话,说中纪委己经成立专案组,明天就来邻市,全面调查严正明的关系网。”

“还没完。”刘畅的目光落在屏幕上,严正明的账号虽然被封,但他的残余势力还在散布“实验数据己泄露”的谣言,试图制造新的恐慌,“他们还会挣扎。”

果然,深夜十一点,网络上突然出现“严正明掌握核废料处理机密,若被判刑将危及国家安全”的阴谋论,配图是PS过的“核废料仓库照片”。一时间,又有部分网友开始动摇,担心“逼得太紧会出大事”。

刘畅立刻联系环保局和核工业部门,让他们发布官方声明,澄清严正明从未接触过核废料相关工作。同时,她让冰如公布严正明团队的IP地址和操作记录,证明这些谣言是有组织的散布。

凌晨两点,最后一条谣言被粉碎。网络上只剩下对正义的期待和对罪恶的谴责。刘畅看着窗外泛起的鱼肚白,终于感到一丝疲惫,却也有前所未有的坚定。

这场舆论战,他们赢了。不是靠嗓门大,不是靠煽情,而是靠一个个扎实的证据,一次次冷静的反击。就像母亲说的,正义或许会被迷雾暂时遮盖,但只要有人坚持擦拭,它终究会发出自己的光。

天亮时,刘畅收到一条陌生号码的短信,只有一句话:“我是第17号实验体的母亲,谢谢你。”她抬头看向东方,朝阳正冲破云层,将金色的光芒洒满大地。她知道,真正的审判,才刚刚开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