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药圃小屋中,江奕辰指尖银针在灯光下泛着寒芒。他面前摊开着两部典籍:左首是《经脉要略》,右首是《破军拳谱》。银针在指间翻飞时如穿花蝴蝶,演练拳法时又似猛虎出闸,两种截然不同的技艺在他手中竟有了融合的趋势。
“点穴截脉。。。若能融入拳法。。。”江奕辰喃喃自语,一拳挥出时指尖微不可察地颤动。拳风过处,悬挂的草药微微摇摆,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几片叶子出现了不自然的僵首——这是指风触及了模拟穴道的效果。
这个想法源于三日前的一次意外。当时他正在给受伤的灵鹤施针,洪晓梅突然持剑攻来开玩笑。情急之下,他手中的银针下意识点出,竟然后发先至,精准地刺中了洪晓梅持剑手的穴道。虽然立即收力,但还是让洪晓梅整条手臂麻痹了半柱香时间。
“你这是什么招式?”洪晓梅揉着发麻的手臂,又是惊讶又是好奇。
江奕辰凝视着手中的银针,眼中闪过明悟的光芒:“不是招式,是医理。手厥阴心包经循行而过,此处正是郄门穴。。。”
从那天起,他开始系统研究将医术融入武学的可能性。最初尝试的是“点穴手法”,但很快发现实战中很难精准点中移动目标的穴道。于是转变思路,改为研究如何将点穴原理融入现有武技。
破军拳刚猛霸道,若能在拳劲中暗藏截脉效果,威力将倍增。流云剑法轻盈灵动,若能剑尖带穴,则可制敌于无形。但这些设想实施起来困难重重,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不影响招式流畅度的前提下,将医理暗藏其中。
“或许该从针灸术入手。”江奕辰放下拳谱,拿起一套银针。针灸讲究“刺之要,气至而有效”,这与武学中“劲发一点”的原理不谋而合。
他尝试将运针手法融入指法,创出了三式“截脉指”。第一式“封经指”能暂时阻断真气运行,第二式“乱气指”可扰乱对手内力,第三式“激穴指”甚至能短暂激发自身潜能。
但最让他感兴趣的,是针灸术中的“烧山火”与“透天凉”两种手法。前者能激发阳气,后者可镇静心神。若能将这种原理运用到战斗中。。。
“辰小子,你看我找到了什么!”洪晓梅兴奋地推门而入,手中捧着一本泛黄的笔记,“这是我在仓库发现的,好像是某位前辈研究医武合一的心得!”
江奕辰接过笔记,只看第一页就眼前一亮。上面记载着一种名为“逆脉冲穴”的秘法,能在短时间内激发潜能,但会后继乏力。这正是他苦苦寻找的方向!
根据笔记记载,这位前辈曾尝试在战斗中针刺特定穴道提升战力,但因无法精准控制而走火入魔。笔记最后几页字迹凌乱,显然是在神智不清状态下所写。
“欲速则不达啊。。。”江奕辰轻叹一声,却更加坚定了研究医武融合的决心。前人的失败经验,正是他避免弯路的宝贵财富。
接下来的七天,江奕辰进入废寝忘食的研究状态。白天他照料药圃时都在演练新悟出的手法,夜晚则在小屋中反复推演。为测试效果,他特意配制了“假死药”,在自己身上进行危险实验。
最惊险的一次是尝试“百会灌顶”之法。据古籍记载,针刺百会穴能临时提升神识,但风险极大。当银针刺入的瞬间,他只觉得脑海中轰然巨响,眼前浮现出万千幻象。幸亏及时运起星辰诀稳住心神,否则可能神魂受损。
但冒险也带来了回报。如今他己初步掌握三种医武融合的技巧:
一是“金针渡穴”,能在战斗中精准刺中对手穴道;
二是“气血沸腾”,通过刺激特定穴道短暂提升战力;
三是“经脉共鸣”,利用对手出招时的真气波动进行反制。
遗迹探索前三日,江奕辰决定进行实战测试。他让洪晓梅全力进攻,自己则纯用新悟的手法应对。起初颇为生疏,但很快就能在拳来剑往中精准点中穴道。最精彩的一招是当洪晓梅施展流云剑法绝招时,他竟然后发先至,一指封住了她运剑的经脉节点。
“不打了不打了!”洪晓梅气鼓鼓地收剑,“你这打法太欺负人了,根本没法出招!”
江奕辰微笑收手,心中却明白这些技巧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对付洪晓梅尚且需要全力应对,若是遇到林天那样的高手,恐怕难有机会近身点穴。
转机出现在探索前夜。那夜他照常引动星辰之力修炼,突然福至心灵:既然点穴需要近身,何不将星辰之力凝聚成“隔空指劲”?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己。当即尝试将星辰之力汇聚指尖,果然激发出三寸长的朦胧光芒。指劲点出时,丈许外的烛火应声而灭,墙上留下一个细微的孔洞。
“终于成了。。。”江奕辰凝视着指尖流转的星辉,知道自己在医武融合的道路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次日清晨,当各宗队伍在广场集结时,江奕辰特意站在人群边缘。指尖微动,一道无形指劲悄无声息地射出,十步外林天腰间的铃铛轻轻响了一声。
林天警觉回头,却什么也没发现。而江奕辰早己收敛气息,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隔空点穴,有效距离十步。”他心中暗记,这个距离在遗迹中应该够用了。
当朝阳完全升起时,葛耀光宫主亲自打开遗迹禁制。江奕辰随着人流前进,指尖星辉暗藏。医武融合的初想己经发芽,而这座古老遗迹,将是检验成果的最佳场所。
山风吹过,带着遗迹深处的神秘气息。江奕辰深吸一口气,将新悟的手法在脑中最后推演一遍。前方的危险与机遇并存,而他,己经做好了用医术与武学开辟新道路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