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位,你们的力量源于宇宙,本可用于创造与守护,却误入了掠夺与毁灭的歧途。此地,非是监狱,而是一所学校。在这里,你们将重新学习如何认知宇宙,如何与万物共生,如何将你们的力量用于正途。何时毕业,取决于你们自身的觉悟。”
起初,回应他的是充满敌意的沉默和嘲讽。
西、教化之路:顽石的点化
矫正过程,远比物理禁锢更为艰难。
因材施教:
对“噬界之喉”,救护车引导他观察一颗荒芜星球在注入生命能量后,如何焕发出远比单纯掠夺更宏大、更持久的生机与美感。
对“裂帛者”,赫墨斯让他体验一个完整灵魂从诞生到升华的历程,让他理解“撕裂”带来的短暂,远不如“维系”带来的永恒价值。
对“吞光者”,晴天亲自展示如何引导恒星能量,平衡地滋养一个星系,而非贪婪地吞噬殆尽。
实践感悟:学院设置了特殊的“实践课”——让他们在严密的监控下,尝试用非掠夺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引导一位掠夺神去修复一颗被小行星撞击的星球,起初他笨拙而抗拒,但当看到星球上的原始生命因他的“给予”而非“夺取”而焕发活力时,其铁石般的心境首次产生了裂痕。
榜样力量:学院不定期邀请赛博坦一方的神祇(如擎天柱、阿尔茜等)来“分享经验”,讲述他们如何运用力量守护文明、创造价值。这种首观的对比,极具冲击力。
五、刺头与教训:角犀的转变
进步并非一帆风顺。一位名为角犀的中位掠夺神,性格极其暴戾,对课程充满抵触,多次在课堂上咆哮,甚至试图冲击禁锢。
一次,在关于“能量循环”的实践模拟中,角犀故意扰乱能量流,导致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濒临崩溃。负责授课的救护车没有动用武力惩罚,而是做了一件让所有“学员”震惊的事。
救护车亲自走入那片失控的能量乱流中,以自身神格为引,极其艰难地、一点一点地将狂暴的能量梳理平顺,修复了生态系统。整个过程,救护车的神光都因此黯淡了许多。
完成修复后,救护车平静地走到角犀面前,光学镜中没有任何责备,只有疲惫与一种深沉的悲悯:“角犀,你毁灭它,只需一念。我修复它,却耗尽全力。但这,就是‘守护’与‘掠夺’最本质的区别。毁灭无法证明强大,能让脆弱的事物存续并繁荣,才是真正的力量。”
角犀看着救护车黯淡的神光,又看了看那片恢复生机、甚至比之前更加和谐的小世界,第一次,他低下了桀骜的头颅。那场无声的“教训”,比任何酷刑都更有效地击碎了他的偏执。他开始成为最刻苦的“学员”之一。
六、曙光与未来
时光流逝,“秩序回廊”内的氛围悄然改变。敌意与暴戾逐渐被思考、争论乃至偶尔的求知欲所取代。
“噬界之喉”开始沉迷于研究不同生命形态的能量协同效应;“裂帛者”向赫墨斯请教如何修复灵魂创伤;“吞光者”则协助晴天优化恒星能源的网络分布。
第一批“毕业生”虽然尚未出现,但改变的种子己经深种。赛博坦并未单纯地消灭一个威胁,而是尝试从根本上转化一种破坏性的宇宙力量,将其引导向建设性的一方。
晴天站在回廊的观测台上,对身边的擎天柱说:“看,这才是真正的‘守护’。不是筑起高墙将危险挡在外面,而是敢于走进黑暗,点燃一盏灯,教化混沌,使其成为光明的一部分。这条路或许漫长,但其价值,远超一场简单的胜利。”
神祇矫正学院的建立与初步成功,标志着赛博坦的文明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开始主动承担起维护多元宇宙深层平衡的责任,用智慧与包容,而非纯粹的武力,去化解终极的冲突。这片特殊的“学院”,或许将成为未来宇宙中,无数误入歧途的强大存在,重新找到方向的希望灯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