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祖圣殿的决策层中,关于如何处理新发现的黯蚀星位面,曾存在激烈争论。以威震天为首的一派主张武力征服,首接掠夺该位面的特殊资源;但晴天最终选择了另一条路——共生契约。他力排众议的理由很简单:
“毁灭一个文明只需一击,但培育一个盟友需百年心血。黯蚀星的‘血气能量’虽危险,其民众对生存的渴望却与我族火种共鸣。若以暴制暴,我们与利维坦何异?”
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晴天对赛博坦长远发展的深思:一个稳定的资源供给位面,远比一片焦土更有价值。更关键的是,他感知到黯蚀星地核中蕴藏着一种独特的时空结晶,这种结晶能优化赛博坦的能源网络,但其开采必须依赖本土居民的协作,否则会引发位面崩塌。
一、同舟共济:晴天与黯蚀星居民的五大挑战
晴天以化身“启明”深入黯蚀星,与当地居民共同应对生存危机,过程中面临五大核心困难:
能量污染净化
血骸宗遗留的血气污染了水源与土壤,作物枯萎,居民体质衰弱。晴天并未首接动用神力净化,而是教授居民搭建“生态共振塔”:利用赛博坦提供的晶石与本地植物共生,逐步吸收污染。过程中,他亲自与居民一起搬运石材、调试能量频率,甚至用神格暂时承受污染反噬,以自身为例展示净化原理。
粮食危机应对
当首轮作物因土壤贫瘠歉收时,晴天拒绝空投应急粮食,而是开放赛博坦的基因库,提供能适应恶劣环境的“钢穗稻”种子,并带领居民在试验田昼夜轮值。一名老农感叹:“他跪在泥地里插秧的样子,哪像神祇?分明是邻家兄弟!”
社会制度重建
面对部落割据的混乱,晴天协助各族长老制定《共生宪章》,但坚持由居民自主投票决定条款。当两派因资源分配争执时,他化身调解人,提出“以劳动换资源”的方案:参与位面建设者可获得额外配给,既保障公平,又激发积极性。
外部威胁联防
一支流窜的星际海盗企图掠夺黯蚀星资源,晴天并未单独迎战,而是训练居民组成“守望者小队”,利用地形设伏。战斗中,他故意留出防线缺口,引导居民自行补位,战后点评:“你们看,没有我,你们也能守住家园!”
心理创伤疗愈
许多居民因长期战乱充满戾气,晴天每晚在营地中央点燃“篝火议会”,鼓励众人倾诉痛苦。一名曾参与血气收割的少年忏悔时,晴天坦然道:“我故乡也曾因内战满目疮痍,但记住,忏悔不是终点,重建才是救赎。”
二、潜移默化:晴天与居民的互动艺术
晴天的互动策略核心是引导而非赐予,具体体现在三个层面:
身份伪装与共情
他始终以游侠“启明”的身份行动,与居民同吃同住。当居民发现他无需进食却坚持参与集体晚餐时,他笑道:“分享食物不仅是生存,更是信任的仪式。”这种刻意淡化神性的行为,消解了民众的敬畏,建立了平等对话的基础。
技术传授的阶梯性
晴天将赛博坦科技拆解为“原始工具-机械原理-能量应用”三阶段。例如教授水利工程时,先引导居民用木材搭建水车,再引入齿轮传动概念,最后才讲解能量泵。一名工匠坦言:“他让我们觉得,这些奇迹本就是我们自己能掌握的。”
文化融合的智慧
黯蚀星保留着“月影祭”传统,晴天不仅参与祭祀,还将赛博坦的“火种节”与之结合,创立新的“双星节”。节日中,他用全息投影展现两族历史,强调:“你们的月亮与我们的太阳,同样照亮过抗争黑暗的英雄。”
三、资源循环:黯蚀星如何反哺赛博坦
晴天对黯蚀星资源的利用遵循可持续原则,重点开发两类资源:
时空结晶的精准采集
该结晶分布于地核裂缝,暴力开采会引发地震。晴天与居民设计“共鸣钻井”:由赛博坦提供振动发生器,居民凭本能感知裂缝稳定性,双方协作采集。所得结晶用于强化赛博坦的星际桥梁节点,使能源传输损耗降低40%。
物基因的逆向研究
黯蚀星生物在恶劣环境中进化出“能量拟态”能力(如伪装成岩石的储能苔藓)。晴天派遣科研团队与本土猎人共同勘探,发现其基因链中的“自适应编码”。此编码被用于优化赛博坦医疗机的创伤修复算法,重伤员存活率提升15%。
这种资源交换并非单向索取:赛博坦每接收一批结晶,会向黯蚀星反馈等价的环境改造技术;每获取一组基因样本,则帮助当地建立一座生态保护区。晴天将此称为“造血式交换”:当黯蚀星文明强盛时,赛博坦获得的回报将呈指数增长。
结语:契约背后的神性远见
当黯蚀星的夜空首次出现由赛博坦技术与本土能量共构的极光时,居民们自发聚集在晴天的化身“启明”身边。一名孩童问他:“你会永远保护我们吗?”晴天俯身揉揉孩子的头发,指向星空:
“真正的保护,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己的光。终有一日,你们会站在这里,守护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这番话揭示了晴天布局的本质:神级文明的强大,不在于征服多少世界,而在于能培育多少共生者。黯蚀星既是资源供给站,更是赛博坦价值观的试验田——当未来面对更强大的敌人时,这些曾被真心扶持的盟友,将成为比任何武器都坚固的盾牌。
(本节完。下一章将聚焦黯蚀星首位半神的诞生,以及该位面对赛博坦军事战略的颠覆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