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晴天的个人自传800字 > 第19章 时之茧 晴天的终极防御构想(第1页)

第19章 时之茧 晴天的终极防御构想(第1页)

当威震天在锻造足以撕裂星辰的巨炮,当宇宙大帝的阴影在深空中不断迫近,晴天领导的塞伯坦联邦并未选择以同等的毁灭性武器回应。他们的准备,走向了一条更为艰深、也更具革命性的道路——一项代号为“时之茧”的绝密计划。这不是一件用于攻击的武器,而是一种颠覆物理法则的终极防御与战略干预系统。

一、理念起源:从预知到干预

“洞察之眸”眼镜让晴天能够预见到未来3秒的无数种可能性。这项技术虽然强大,但本质仍是被动的观察。“时之茧”计划的野心远不止于此——它旨在主动地、局部地介入时间流,不是为了改变过去,而是为了在当下创造一个绝对控制的窗口。

其核心设计目标并非攻击,而是:

绝对防御:在攻击抵达前,冻结其时间,使其永久悬停在命中前的瞬间。

人道主义干预:在灾难性事件(如恒星爆发、星系碰撞)发生前,冻结整个受影响区域,为大规模疏散和工程解决方案争取无限的时间。

战术重置:在战局即将崩溃的刹那,为己方指挥官提供一次“时间出膛”的机会,重新部署和决策。

二、技术基石:编织时间之弦

“时之茧”的研发是对塞伯坦科学极限的挑战,它融合了多项尖端甚至禁忌的技术:

宇宙大帝的碎片:系统核心使用了从宇宙大帝残骸中提取的暗物质。这种物质本身就对时空结构有着天然的扭曲和吞噬特性,是撬动时间法则的“支点”。

元始天尊的谐波:通过领袖模块,晴天提供了元始天尊的创造能量所具有的稳定时空的基准频率。这是用来平衡和引导宇宙大帝黑暗能量的“缰绳”,防止其失控形成黑洞或时间悖论。

量子泡沫操控:奥利斯派克恩的团队开发出一种技术,能短暂地“抚平”目标区域的量子泡沫(时空结构的最基本层面),使其从沸腾的概率云状态变为绝对静止的“伪奇点”。

无限能量循环:维持时间静止需要无法想象的巨大能量。“时之茧”并非持续供能,而是在启动瞬间,创造一个自洽的能量循环,让被冻结区域内的所有能量运动(包括光子和引力子)都陷入无限循环的静止状态,从而实现“能量零消耗”的永恒静止。

三、巨大的风险与困境

这项技术从诞生之初就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恐惧。

因果律撕裂:最大的风险是制造时间悖论。如果有人在静止区域内活动(例如取走一件被冻结的物品),是否会引发无法预料的连锁反应?研发团队为此设定了铁律:“时之茧”内的一切物质和信息绝对不可与外部进行交换。它只是一个纯粹的“暂停键”,而非“编辑键”。

意识的囚笼:对于被困在“时之茧”中的意识体而言,那将是何种体验?是永恒的清醒的折磨,还是无梦的长眠?对此,科学无法给出答案。这引发了联邦内部的激烈辩论:以拯救为名的永恒囚禁,是否是一种更残酷的刑罚?

技术的诱惑:威震天若得知此技术存在,必将不惜一切代价夺取。一旦被滥用,后果不堪设想——他可能会冻结整个反抗星球,让其文明在静止中无声无息地消亡。

西、晴天的决断与未来的阴影

面对这些风险,晴天力排众议,批准了“时之茧”的最终测试。他的理由沉重而坚定:

“我们面对的敌人,其力量远超我们的想象。当最终的时刻来临,我们或许没有力量阻止他们的毁灭洪流。但如果我们连为无辜者争取一瞬间喘息的机会都放弃,那我们的‘守护’誓言又有何意义?”

“这不是武器,这是…最后的避难所。”

第一次小型测试在一个孤立的小行星上进行。启动指令下达的瞬间,目标区域的一切——扬起的尘埃、爆炸的火光、甚至探测器发出的信号——都彻底凝固了。它就像宇宙画布上一块绝对静止的污渍,诡异而令人敬畏。

测试成功了,但也失败了。成功在于技术可行;失败在于,所有参与者都感受到了一种发自火种深处的、对绝对静止的恐惧。

晴天独自站在观测屏前,凝视着那片凝固的时空。他知道,这件“武器”永远不该被使用,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沉重的诅咒。但它必须被造出来,作为对抗最终黑暗时,那最后、最无奈的一张牌。

“时之茧”的存在,成为了塞伯坦联邦最高机密。它象征着晴天的道路并非天真——他在拥抱希望的同时,也时刻准备着以巨大的代价,面对宇宙中最深的黑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