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国开局汉献帝 > 第86章 大汉特色主义改革下(第2页)

第86章 大汉特色主义改革下(第2页)

刘协目光扫过下方,将众人惊疑、恐惧、不解的神色尽收眼底,嘴角却噙起一丝锐利的笑意。

他踱步走下御阶,靴子敲击玉砖的声音在死寂的大殿里格外清晰。

“老御史,”

刘协停在那位老臣面前,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

“你所说的‘牧’,是牧牛羊吗?朕的子民,在你眼中,只是圈中待宰的牲畜?”

老御史顿时语塞,冷汗涔涔:“老臣…老臣绝非此意……”

“那你是何意?!”

刘协骤然提高声调,目光扫视全场,

“民愚则国弱!

一群目不识丁、算不明账、连朝廷政令都看不懂的百姓,如何能用好新式农具?

如何能进工坊造出精良器械?如何能富我家国?

又如何能在我大汉危难之际,拿起武器,保家卫国?!”

“朕不需要只会磕头喊万岁的顺民!朕要的是能看懂《农桑简要》、能计算田亩产量、能明白《大汉律法》、知道为何而战的明智之民!这才是强国之基!”

荀攸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语气沉缓,带着深深的忧虑:

“陛下,圣人有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非权术,实乃维系秩序之道。广泛开启民智,确如抱薪救火,恐生事端啊。”

刘协看向这位王佐之才,摇了摇头,声音放缓却更加有力:

“公达,你错了。这句话的断句,或许本该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民众若具备条件,就引导他们;若尚未具备,那就教育他们,使他们明白!

这才是圣人的本意!”

刘协停顿了一下,目光掠过殿外,仿佛看到了更遥远的未来,声音里注入一种近乎预言的力量:

“至于事端?朕只怕民智不开,国势衰微,那才是最大的事端!只要我朝廷执政为民,公道,自在人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但这水,不能是混沌蒙昧的死水,要是奔流不息、充满力量的活水!朕,何惧之有?!”

一番话,掷地有声,引用的比喻新颖而震撼,让荀攸怔在原地,反复咀嚼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与那全新的断句,竟一时无法反驳。

刘协不再理会众人的震惊,目光投向一首安静站在大殿角落,手持笔帛默默记录的蔡琰。

她低眉顺目,仿佛置身事外,但微微颤抖的笔尖却泄露了她内心的惊涛骇浪。

“蔡大家。”

蔡琰闻声抬头,清澈的眼眸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

刘协走到她面前,语气郑重:“教化改革,尤其是教材编纂、简化字推广、教师培训之事,千头万绪,关乎国本。朕欲将此重任,交予你文渊阁,你可能胜任?”

刹那间,所有目光都聚焦在这位才女身上。

有惊讶,有怀疑,有审视。

一个女子,掌管如此关乎国运的教化之事?

蔡琰感受到那沉甸甸的期望和压力,她白皙的脸上掠过一丝红晕,胸口微微起伏。

但她迅速压下所有的忐忑,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敛衽行礼。

再抬头时,目光己是一片清明与决然:

“蔡琰,虽才疏学浅,然蒙陛下信重,委以如此重任!文渊阁上下,定竭尽全力,不负陛下重托!”

“好!”

刘协赞许地点头,“朕要的,就是这份担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