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市井民生的意思 > 第 16章 万国记者观摩团(第2页)

第 16章 万国记者观摩团(第2页)

最感惊诧的莫过于顾曼莉——小囡囡方才竟是头一回开口说了句完整的话!那带着关外硬朗的东北口音,冥冥中似与陆老板有种奇异的缘分,要知道,此前她只会点头摇头啊。

陆伯轩凝视着小囡,眼中满是赞赏:“这小囡明眸皓齿,周身灵气盎然。顾小姐,恭喜侬捡到块稀世璞玉了!”

杨家姆妈一听,脸上顿时漾开自豪的笑意:“曼莉,侬听听!连陆老板都夸囡囡生得灵光,我老早(早就)讲伊(她)勿是一般小囡伐!”

顾曼莉神情肃然,转向陆伯轩恳切道:“陆老板,我心意己决,要正式收养这孩子。您是读书人,能否……劳烦您给伊起个名字?”

陆伯轩并未推辞,他微微颔首,目光投向窗外微熹的天光,沉吟片刻,温润的声音流淌而出:

“就叫晓棠‘’吧。”

他顿了顿,目光落回小囡清亮的眼眸上,解释道:

“‘晓’字,破晓之光,好比囡囡脱离苦难迎新生。棠字就是海棠花,象征坚韧美丽,晓棠的含义就是这小囡得顾小姐庇护,恰如朝露沐日,重获新生。”

国忠和国全兄弟两个也过来凑热闹,听到阿爸给囡囡起的名字,连连拍手叫好

顾曼莉蹲下身,指尖轻点小囡鼻尖:“从今朝起,侬就叫顾晓棠——晓是天光破晓,棠是弄堂门口格海棠花。阿拉晓棠,要像海棠花一样,风吹雨打照样开得闹猛!

小囡囡见大人们都是面露笑容,也渐渐放松下来,在她稚嫩的小脸上露出一抹浅浅的笑容。

。。。。。。。。。。。

翌日,万国记者观摩团的人数远超玉凤预料。她原以为尽是东洋面孔,待人群涌到弄堂口才看清——除却几名日本和中国记者,竟大半是金发碧眼、高鼻深目的西洋人!带队的日本领事馆官员,陆伯轩一眼便认了出来:正是那日二宫遣来“听信”的小林瑛太,而在观摩团人群的周围有五六个身着黑色西服的精干年轻男子,始终伴随左右,陆伯轩猜测他们应该是日本人的警卫人员。

“各位记者先生女士,”小林瑛太站定,操着抑扬顿挫的日语开了腔(一旁的翻译即刻将其转为流利的英语和中文),“民福里,是虹桥路上历史悠久的里弄,可追溯至中国清朝道光年间。我大日本帝国,素来对承载历史之建筑心怀敬畏——”他手臂一挥,姿态颇为庄重,“故特将其列为保护对象,以彰显吾等对中华文化之深切尊重!”

翻译话音甫落,一位西洋记者便举起手,声音清晰地质问:“若真如此尊重历史建筑,请问如何解释贵国军队此前在诸多战役中,对中国古迹造成的那些——恕我首言——不可逆转的毁灭性破坏?”

空气骤然凝固。方才还交头接耳的记者们瞬间噤声,相机的快门声也停了。陆伯轩立在笔墨庄门廊的阴影下,目光沉静如古井,不动声色地扫过每一张面孔。他清晰地捕捉到,小林瑛太脸上职业性的微笑瞬间僵住,一丝阴鸷掠过眼底,但仅仅一瞬,便被更热切的笑容覆盖:

“战争,总难免留下遗憾的伤痕。”他语调甚至带上了几分“诚恳”,“但这无损于我们今日保护文化遗产的坚定信念!正如这次邀请诸君前来,正是为了展示我们与在地居民共建的——和谐图景!”

玉凤听得心口发紧,指节无意识地死死掐进围裙粗糙的布里。她偷偷侧目望向身后的陆伯轩——阿爸面上依旧波澜不惊,可那平静之下,却似有冰层般的冷峻在无声弥漫。

这时,一个穿着学生装、看似随行翻译的年轻人,迅速凑近那提问的西洋记者,急促地低语了几句。记者眉头微蹙,目光飞快地扫过不远处那几个身着西服、眼神锐利的男子,旋即点了点头,突兀地沉默了下去。

队伍继续向前移动,不久后便来到了杨家姆妈的房门前。小林指着门内狭小天井里摆放整齐的盆栽和晾晒的衣物,微笑着说道:“这里的生活井然有序,大家可以看到,即便是普通百姓的日子,也充满安宁与祥和。”他说完,还特意让随行摄影师拍下几张照片。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离开时,小囡囡突然从屋里跑了出来,手里抱着一只破旧的布娃娃。她的出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尤其是那些西洋记者,纷纷举起相机对准她按下快门。顾曼莉赶紧追出来,想把孩子拉回去,却被小林抬手制止了。

“啊,多么可爱的孩子!”他弯下腰,用生硬的中文问小囡囡,“你叫什么名字?”

小囡囡怯生生地往后退了一步,躲到了顾曼莉身后,只露出半张脸偷偷打量着陌生人。顾曼莉连忙替她回答:“这孩子还小,不太会说话。”

小林瑛太笑了笑,首起身来,意味深长地看了顾曼莉一眼,然后转身走向下一个参观地点。等人群走远后,杨家姆妈才松了一口气,低声埋怨道:“这种时候,怎么能让囡囡随便跑出来?万一惹出什么事端可怎么办!”

顾曼莉低头看着小囡囡,轻轻摸了摸她的头,轻声道:“是我疏忽了……不过幸好没事。”她说完,又抬头望向远去的记者们,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