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阵的关键在于勘破本心,而非击碎外物。青玉宝杵可破外魔,却难断内贼。
书生梦碎。
他又成为纵横沙场的将军,马革裹尸,快意恩仇;转瞬又成富甲一方的商贾,算计利益,享尽奢华;下一世,竟是痴情种子,为情所困,缠绵悱恻……
每一世,阵法都挖掘出他内心深处不同的欲望侧面,编织出完美无瑕又充满遗憾的剧本。
青玉宝杵的清净之光,在如此密集、源自本心的欲望冲击下,如同风中残烛。
静尘伽蓝的佛心在这些"真实"的轮回中不断被冲刷、动摇。
他开始遗忘自己伽蓝的身份,沉溺于一世又一世的"人生"。
宝杵的光芒愈发黯淡,最终收敛,仿佛认同了这"真实"。
"我……是谁?"
某一世,他作为一位享誉文坛却孤独终老的诗人在湖心泛舟,看着水中白发倒影,茫然自问。
体内佛法几乎感知不到,青玉宝杵不知何时己化作了一支普通的青玉笔杆。
挣扎的念头越来越弱,取而代之的,是对当前这一世"圆满"结局的渴望。
阵法捕捉到了他最后,也是最深的一份执念——对"圆满"和"被认可"的渴望。
幻境再次变化。
他"轮回"到了一处佛光普照的清净佛国,自身竟端坐于莲台之上,下方无数比丘、菩萨恭敬聆听他宣讲妙法!
连曾经需要仰望的佛陀,都对他颔首微笑!
这是无数修行者潜意识中最深的渴望——证得果位,得大自在,受众生景仰。
在这极致的、被精心编织的"圆满"中,静尘伽蓝最后一丝抵抗意志,彻底瓦解。
他脸上露出了满足、沉醉的微笑,彻底融入这虚拟的"佛陀"角色之中,再也不愿醒来。
那支青玉笔杆,也化作点点微光,融入了这片"佛国"。
外界,栖云山深处,静尘伽蓝的本体盘膝坐在一块青石上,双目紧闭,面带诡异安详的微笑,气息与周围环境完全融合,仿佛化作了一尊石像。
他手中的青玉宝杵光华尽失,如同凡物。与灵山的所有联系,彻底中断。
丹霞山小世界内,水镜中景象消散。
白猿王等妖王看得心惊肉跳,看向玄明的目光充满了更深的敬畏。
这阵法,竟比刀剑更可怕!
玄明面无表情。
"红尘百世,无人能逃。佛心不定,亦是虚妄。"
一位护法伽蓝,携重宝而来,却连对手的面都未见,便在心魔幻境中彻底沉沦,失联于此。
佛门的第一次深入探查,折戟沉沙。
消息若传回灵山,必将引得更强的风暴。
但至少此刻,丹霞山依旧隐藏在迷雾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