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的慧光分身悬浮于空,佛眼如炬,扫视着下方断流的河道、崩塌的山谷。
她能清晰“看”到地脉的变动,水源的流失,山体的滑坡。
然而,在她浩瀚的感知中,这些变动无一例外,都带着纯粹自然的烙印——地壳应力的自然释放,水脉因地质变动而自然改道,山体因结构不稳而自然滑坡。
每一处变化,都能找到合乎“地理”的解释。
菩萨试图回溯时光,查看变故发生时的景象,看到的也只是地气升腾、山石滚落的自然画面,毫无法力干预的波动残留!
玄明的引导如同推倒了第一块多米诺骨牌。
河流断流,导致下游植被开始枯萎;通道被堵,迫使动物迁徙,打破了当地生态;地裂之处,开始积聚雨水,形成新的沼泽……
所有这些后续变化,层层叠加,使得这片区域的地形地貌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沧海桑田”般的剧变。
当取经队伍在护法神祇的帮助下,终于狼狈不堪地走出栖云山时,面对的是一片完全陌生的天地。
原定的路线图己成废纸!
通天河支流不见了,熟悉的峡谷变成了乱石堆,平坦的路径化为了险峻的峭壁或危险的沼泽。
唐僧望着眼前天堑,面露绝望。
护法伽蓝们面面相觑,纵有神通,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清理出如此大规模的自然障碍,更何况,他们隐隐感觉,若强行改变,恐会引来更大的天地反噬。
观音菩萨分身沉默良久。
她目光再次扫过这片面目全非的土地,一切痕迹都指向“天意”与“地变”。
她甚至能感受到这片土地在新的地形下,正缓缓形成新的、相对稳定的自然平衡。
“阿弥陀佛。”
菩萨轻叹一声,“此地连番地变,乃天道运转,非人力可为。取经之路,应该多磨。另寻他路吧。”
最终,取经队伍被迫绕行。
这一绕,何止千里!需要翻越更多穷山恶水,经历更多未知险阻,日程被大大拖延。
玄明于丹霞山,感知到取经气运被迫转向,绕行远路,目光平静无波。
移山转水,无声无息。
他以天地为棋,以自然为刃,未曾显露半分自身气息,便让佛门东进之势,再次受挫。
菩萨虽心有疑虑,却也只能将这归咎于“劫数”。
而这,正是玄明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