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庭,三十三天之下,御器监。
此地非是仙气缥缈的琼楼玉宇,反而更像一座庞大无比的工坊。
高耸的穹顶下,悬浮着无数大小不一的炼器炉,炉火纯青、纯白、暗金,色彩各异,散发出灼热能量。
金石交击声、灵液沸腾声、符文镌刻的细微嗡鸣声不绝于耳。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玉石、灵木灼烧后的特殊气味,以及淡淡的星辰砂粉末。
云逸子一身素净道袍,行走在巨大的廊柱间。
他受那位曾受他点拨的仙官引荐,暂时在此挂了个“协理”的虚职,算是半只脚踏入了天庭最基层的体系。
西周忙碌的仙吏、匠仙各行其是,大多面色疲惫,眼神麻木,显然常年重复的炼制工作消磨了不少仙气。
引他前来的仙官名为李青,是个面容敦厚、修为在真仙初期的中年男子,此刻正对着一面悬浮在半空、中心处有一道细微裂痕的青铜古盾愁眉不展。
这盾牌样式古朴,表面铭刻着风云纹路,乃是为天庭一支巡天力士小队批量打造的制式“风云盾”样品之一。
然而,这道裂痕并非物理损伤,而是内部一道核心符文在灌注仙力时出现了能量淤塞,导致盾体结构不稳。
“云逸道友,你瞧瞧,”
李青指着那裂痕,语气带着焦虑,“这批‘风云盾’交货在即,偏偏这核心的‘御风符’出了岔子,能量在此处滞涩,非但防御力大减,还可能仙力反噬伤及使用者。
监内几位老师傅试过疏通,皆效果不佳,若批量报废,小弟我……怕是要受重责啊。”
云逸子初来乍到,若表现得过于突出,易惹人怀疑;若袖手旁观,则可能失去这个好不容易得来的信息渠道。
这符文淤塞看似是小问题,却涉及能量微循环的精妙平衡,寻常手法难以根治。
云逸子目光落在盾牌上,【破妄神瞳】悄然运转。
在他眼中,盾牌内部能量流转清晰可见,那“御风符”如同一条血管,确实在某个节点出现了细微的扭曲和堵塞,导致仙力如洪水遇礁,回旋激荡,不仅无法顺畅布防,反而不断冲击盾体。
他并未立刻动手,而是故作沉吟,指尖凝聚一丝微不可察的仙灵之气,轻轻拂过盾面,感受着那能量淤塞点的细微震颤。
“李兄,此符文的绘制,可是按照《天工制器谱·丙辰篇》第七百二十手‘风行流转’的变种?”
李青一愣,讶然道:“道友如何得知?正是!此乃御器监不传之秘,为增强风行稳定性略作的调整……”
云逸子微微点头:“问题便出在这‘调整’上。
原版‘风行流转’讲究圆融无碍,而此变种为了追求稳定,在此处,”他指尖虚点淤塞节点,“刻意增加了三分‘凝滞’之意,本是画龙点睛,然则炼制此盾的‘星陨铜’质地偏刚,与这‘凝滞’之意略有排斥,平日无事,一旦仙力急促灌注,这点排斥便被放大,形成淤塞。”
李青听得目瞪口呆,云逸子所言,竟与几位老师傅后期推断相差无几,但对方仅是轻轻一触便能道破关窍,这份眼力何其毒辣!
“那……那可有何解法?”
李青急切问道。
云逸子淡然一笑:“解法不难,既然材质与符文微意相斥,便不需强行疏通,只需……顺势而为。”
他取过李青身边的符笔,蘸取少量专门用于修补符文的“灵犀玉液”。
“李兄请看,此处淤塞,是因能量急于通过却受阻,我们不妨在此淤塞点前方,以灵犀玉液轻点三下,勾勒一个极微小的‘回旋涡流’符印。”
说着,他手腕轻抖,笔尖如蜻蜓点水,在那淤塞节点前不足发丝十分之一的位置,勾勒出一个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微小螺旋。
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独特的道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