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云逸子修复完成,古镜光华内敛,化作一面看似普通却道韵盎然的铜镜落入他手中时,小院外忽然传来两道清越的童子声音:
“院内可是云逸仙师当面?”
声音不高,却清晰无比地传入院中,带着一种天然的灵动与超然。
云逸子心中一动,整理了一下衣袍,推开院门。
只见月光下,站着两个粉雕玉琢、头扎棕角的童子,约莫七八岁模样,身穿淡青色道袍,眼神清澈明亮,周身灵气充盈,竟己是仙体!
修为虽看不真切,但那份纯净无瑕的道基,令云逸子也暗自惊讶。
两名童子见云逸子出来,齐齐拱手,礼仪周全,不卑不亢:“仙师有礼。我二人乃万寿山五庄观清风、明月。
奉家师之命,游历途经此地,感应到有同道施展妙法,引动‘溯源’道韵,与我家观中一脉颇有渊源,特来拜访。”
五庄观!
地仙之祖镇元大仙的道场!
云逸子心中巨震,面上却依旧平和,还礼道:“原来是五庄观高足,贫道云逸子,失敬。些许微末伎俩,竟能惊动二位仙童,惭愧。”
那名为清风的童子笑道:“仙师过谦了。方才那‘溯本归源’的炼器手法,甚是玄妙,非深谙自然生发之道者不能为。
家师常言,天下妙法,各有其源,遇有缘者,当结善缘。”
他目光落在云逸子手中那面古镜上,闪过一丝讶色,“此镜……似乎沾染过一丝我万寿山外围的草木灵韵,看来与仙师果然有缘。”
明月童子接口道:“正是。我二人欲返观中,仙师若得闲暇,日后可来万寿山一叙,观中正有一批‘甲木菁华’将熟,或可与仙师交流些培育灵植、点化器灵的心得。”
这并非正式的请柬,更像是一种随口的、善意的邀请。
但其中蕴含的信息却非同小可!
五庄观的门槛何其之高,等闲仙神难入其门,如今竟主动向云逸子发出了交流的讯号!
云逸子心念电转,瞬间明了。
并非他修为多高,而是他修复古镜时展现出的、暗合自然生发之道的“理念”,引起了镇元大仙一脉的注意。
这面古镜或许曾流经万寿山附近,沾染气息,成了引子。
这是机缘,更是考验!
若应对得当,或可借此接触地仙顶层的圈子,获得难以想象的益处;若稍露破绽,引起怀疑,后果不堪设想。
他压下心中波澜,坦然笑道:“镇元大仙乃地仙之祖,道德高隆,贫道心向往久矣。若能得闻大道,自是幸事。
待贫道处理完此地俗务,若有缘法,定当亲赴万寿山,向大仙请益,与二位仙童论道。”
清风明月见他气度从容,应答得体,眼中笑意更浓。
又寒暄几句,言说还需继续游历,便化作两道清风,消失在天际,仿佛从未出现过。
云逸子站在院中,手握温润古镜,望着童子消失的方向,久久不语。
月光洒落,在他周身镀上一层清辉。
五庄观……地仙之祖……这突如其来的仙缘,如同一石投入平静湖面,在他心中荡开层层涟漪。
西牛贺洲的棋局,似乎因为这两位童子的出现,变得更加深邃莫测了。
而这番机缘,也通过无形联系,让混沌中的悟空本体,感知到了那源自开天辟地之初的、磅礴古老的先天乙木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