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山灵溪镇的经历,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的石子,涟漪虽渐平息,“云逸子”之名却随受惠修士的口耳相传,在周边低阶修行圈悄然流转。
云逸子未恋虚名,驾着祥云一路向西,遇灵气不畅、地脉微恙处便稍作停留,施以妙手,不求回报,只结善缘。
这般行径,让他“善疗灵脉、仁心妙手”的名声如春日细雨,润物无声地扩散开来。
这一日,他行至“落霞山脉”。
群峰叠翠,晚霞映照下宛如燃烧的火焰,景色壮丽,云逸子却微微蹙眉——感知中,此地灵气虽比翠微山浓郁数倍,深处却隐有不协调的“枯竭”与“躁动”,仿佛奔腾大河的中游即将干涸断流,引得上下游之水紊乱不安。
按下云头,落向山脉边缘的“流云坊”。
这坊市由附近修仙家族共营,远比灵溪镇繁华,人流如织,店铺林立,筑基期乃至金丹期修士亦不罕见。
云逸子一身游方散仙打扮,气质出尘,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他寻了临街茶楼靠窗位坐下,要了一壶清茶,静听周遭动静。
片刻后,邻桌修士的交谈便入耳来:
“翠云谷灵气越来越不稳,修炼时总心悸。”
“何止不稳!我族长辈去查,说谷中核心灵眼有枯竭之兆!再这样,整个落霞山脉灵脉都要受牵连!”
“百草宗和金石阁都束手无策,说是灵脉本源受损,非人力可挽……”
言语间的忧虑,如阴云笼罩。云逸子放下茶钱,起身向翠云谷而去。
谷口有修士设卡,见他气度不凡却陌生,虽不敢怠慢,仍阻拦道:“前辈留步,谷中灵脉有异,暂不对外开放。”
“贫道云逸子,略通地脉安灵之术,闻谷有恙,特来一观,或能尽绵薄之力。”
云逸子语气温和。
把守修士面面相觑,正犹豫间,谷内走出一行人——为首两位老者,分别着百草宗与金石阁服饰,面带愁容。
听闻缘由,百草宗老者看云逸子年轻,气息虽纯却不磅礴,叹道:“道友有心了,只是此乃本源枯竭之症,如树木根须坏死,非寻常手段可治,何必白费力气?”
云逸子微微一笑:“本源枯竭,亦非绝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枯竭之中,或藏一线生机。贫道入谷一观,即便无力回天,也不会添乱,何妨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