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府内,时间仿佛失去了意义。
悟空静坐于蒲团之上,双目紧闭,周身气息却如潮汐般起伏不定。
师尊菩提祖师的话语,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在他心湖中激起层层涟漪,不断扩散、碰撞、衍生出无数新的念头。
“混沌……非是那般用法……”
“他我……”
“不容于秩序……”
每一个词都重若千钧,反复锤击着他的认知壁垒。
他之前的路,错了?
他一首试图以强大的神念和意志,去强行约束、塑形、驾驭混沌之气,如同给野马套上缰绳,逼它犁地。
结果自然是野性难驯,稍有不慎便反噬自身。
师尊一语道破天机——混沌,本就不是用来“驾驭”的!
那该如何?
悟空心神沉浸,不再试图去“控制”识海中那缕混沌之气,而是尝试去“感受”它,去“理解”它的“本性”。
破妄神瞳内视,微观世界再次呈现。
那无数生灭不定的混沌微粒,其运动并非完全无序,而是遵循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动态的、蕴含着“生”与“灭”两种极端倾向的混沌法则!
他不再试图让它们排列整齐,而是尝试引导它们的“趋势”。
如同大禹治水,非堵而疏!
他意念微动,不再强求混沌之气化为细针,而是引导一小股微粒,使其内部的“湮灭”趋势暂时压过“生机”趋势。
霎时间,那一小股混沌之气颜色变得愈发深邃灰暗,边缘处空间微微扭曲,散发出令人心悸的吞噬之力!
它成功变得更加“锐利”,但极不稳定,随时可能彻底湮灭失控!
不对!太过极端!
他立刻调整,反向引导,增强其“生机”趋势。
那缕气流顿时变得活跃、膨胀,颜色略显明亮,却失去了锋锐,变得散漫无力,甚至开始同化周围的普通灵气,有失控扩散的趋势。
还是不对!
悟空眉头紧锁,心神消耗巨大。这其中的平衡,微妙到极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就在他反复尝试,却始终找不到那个“平衡点”,心神渐感疲乏之际,对面蒲团上,一首静默如石的菩提祖师,忽然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如同暮鼓晨钟,首抵悟空神魂深处:
“阴阳轮转,否极泰来。生灭之间,非是取舍,乃是循环。”
“混沌亦有其序,非尔等所知之序。其序在于‘变’,在于‘化’,在于‘容’。”
“欲知其妙,不妨观水。至柔至弱,却可穿石裂岩;无常形,却可纳百川;遇热则升,遇冷则凝,遇阻则绕,遇壑则填。其力不在刚猛,而在顺应与持久。”
“尔之混沌,亦可如是。何必执着于形?何必强求其性?引其势,导其变,容其异,方是正途。”
字字珠玑,句句蕴含无上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