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起点 > 第300章 获利两百万(第2页)

第300章 获利两百万(第2页)

双方见面后,陈光良便提出希望旗银行的香港分行,借贷给他一笔200万港币的贷款(价值)。

1英镑=4美元=16港币,1英镑=4美元=7。5两白银=12大洋。

200万港币,差不多是150万大洋。

这是白银大涨的结果,事实上在4月份,美国纽约的白银已经高达80美分一两,但这只是短暂的,后续维持在60~70美分比较正常。

麦肯询问道:“陈先生借港币做什么?”

他还真有些奇怪,莫非这个年轻人又嗅到什么?

不可能,真有这么神的人!

陈光良笑着说道:“我准备购入香港的地皮和物业,但奈何国内银根紧缺,倘若我动用平安银行的存款,我担心被人算计。”

麦肯好奇的问道:“谁会算计?”

陈光良说道:“官方银行”

麦肯焕然大悟,这个年轻人考虑的真是长远,值此机会,倘若有人盯上他的平安银行,只需要散布谣言,让储户去挤提,届时官办银行就可以趁虚而入。

他有些佩服陈光良的眼光长远了,随后说道:“借给你是没有问题的,但抵押物必须折价七成,另外,你现在也是银行家,这个贷款利息。”

陈光良马上说道:“麦肯先生,是我私人借贷,而且我是你们旗银行的vip客户,以后我会继续和旗银行合作的。”

麦肯自然听过美国同事讲起这件事,思索了一下,说道:“可以不按照银行的拆息,但你也知道,现在贷款利息本来就高,所以我年息12%是要的。”

这个利息已经很好了,银行之间的拆息,现在都可能要21%了。就是沪市的贷款,也至少是15%以上。

当然,香港那边其实也好不了多少,今年也会发生银行挤提。

“好,那我只借半年时间,就用香格里拉饭店的55%股权作为抵押。”

地产虽然下跌,但香格里拉饭店经营良好,价值并没有下跌多少。

“好吧,谁叫你是我们旗银行的vip客户呢!”

“谢谢”

搞定这件事后,陈光良才能大摇大摆的去香港、重庆投资,不然他依旧会担心孔祥熙来个背刺。

就是有着这样的担心,以至于严人美、蒋梅英的存款,目前都还不敢转移至香港。

获得旗银行的贷款承诺后,陈光良马上召集长江地产的全体管理层,这下让大家嗅到不一样的东西。

长江地产最近几年,基本都停止开发,主要的收入也仅有:长江物业、代建的租金收益、物业收租、监理顾问等。

但依旧保持着一二十人的队伍,虽然工作清闲,陈光良也鼓励大家趁此机会学习。

如今主持长江地产的总经理是严宽,他本是陆元台的助理建筑师(也是创始老员工),副总经理是林鸿英,他则晚进来一年多。

而长江地产原来的总经理郭德明、陆元台,都在1934年赴美深造。

会议一开始,陈光良说道:“我马上回向长江地产注入50万大洋,以及200万港币,然后我们准备在香港和重庆投资地产业。香港方面,我们主要是购入地皮,开发五层的唐楼,用于长期出租,不做出售;重庆方面也是如此,这一次我们是只租不售。”

两年之内,要在香港和重庆拥有大量的收租物业,然后收租。

香港就算在1941年底被占领,抗战胜利后,也能拿回。

至于重庆的投资,能拿走多少是多少,而且如果在高峰时,出售一些,那么本钱就能快速收回,毕竟这可是暴利中的暴利(至少在1938年涨五倍以上)。

事实上,重庆一直在刘湘的统治下,已经长达十多年,算是治安稍微好一些的地方。

严宽当即说道:“我们长江地产进驻香港已经两年(监理平安银行大厦),对那边的环境都有一定的认识。我个人的建议是,在着重在九龙地区,特别是尖沙咀和油尖旺地区,修建粤式风格的唐楼和骑楼,出租对象主要为华侨及内地避难香港的人士。”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可行,但具体等我去香港在做决定。”

他一共去了香港两次,但他亲弟弟和弟媳,却已经在香港长住起来。

林鸿英也随即说道:“重庆方面,我们也去考察过很多次,发现那边的地皮,最近几年也是在稳定上涨,不过今年也开始下跌一些。以重庆的商业街“都邮街”(也就是现在的解f碑步行街一带)为例,1926年当地的地皮价格为一亩地1920块大洋,而今年的价格也有8000~10000一亩,最高涨幅也是高达七八倍,不过现在又已经回落一些。”

这个地方,陈光良打算让平安银行购入商业地皮,预计1937年涨到折合六七万大洋都不一定(届时已经是法币)。

陈光良当即说道:“我们在重庆主要是修建中高档出租住房,所以地皮位置也要选好。50万大洋,再加上长江地产账户上的10万大洋出头,相信也可以造一批出来。这个事情,就由鸿英你带头去负责。沪市这边,暂且留下相应的人手,其余人都向香港和重庆进驻,先租赁办事处,动作要快。”

“好的”

这一下,平安银行和长江地产将作为‘先锋部队’,去香港和重庆开发房地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