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陈光良带着张树年、杰克来到华尔街的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也就是巴菲特老师的公司。
在陈光良的记忆中,知道巴菲特老师是本杰明·格雷厄姆,也则巴菲特一开始是进入他老师的企业,所以他在准备将资金投入股票后,决定分出一半的资金,投入格雷厄姆-纽曼公司。
陈光良原本的计划是:存款、物业、股票,各三分之一(680万美金),但目前他决定具体一下分配一下:存款要占大头,即280万;物业和股票则各200万。
股票上,又自己购入股票和投资基金各一半。之所以这样做,陈光良也是担心他炒股赚了大钱,如果抗战期间被gm政府知道,怕是会成为‘肥羊’。
至于他为什么笃定自己炒股能赚钱?
很简单,陈光良就是确定自己能赚钱。
首先,要在1941年上半年套现股票,因为美国在下半年加入战争,必然会导致股票下跌;
其次,个股方面要投资军工、钢铁、汽车这样的股票,仅1939年那一波(欧洲战场开始),就会暴涨。
所以说,陈光良觉得炒股票赚钱没有问题,反而是怕赚钱惹上麻烦。
“你们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看着走进来的三个人,一脸茫然。
两个亚洲人,一个美国人,找自己能有什么事情?
陈光良当即说道:“本杰明先生,我是听杰克介绍,知道你是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合伙人,特意来拜访你,希望能合作。我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来自华夏的一名商人陈,因为我的家乡常年战火,所以我有意投资一些资产来美国。”
其实是他想起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不过他安在了杰克身上,这样好通畅一些。
本杰明·格雷厄姆闻言,竟然直接说道:“很抱歉,我们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并不缺资金,至少现在是如此。”
陈光良一愣,随即说道:“不会吧,经济大萧条让美国的基金公司破产的破产,亏损的亏损,或许你们躲过,但资金一定是缺的。我这里有100万美元的资金,都是我经商合法的收入。”
这下轮到本杰明·格雷厄姆吃惊了,他尚未说话,另外一名合伙人杰罗姆·纽曼连忙接过话题。
“你真愿意投资我们基金100万?”
事实上,格雷厄姆-纽曼公司很缺钱,在1932年差点破产,还是杰罗姆·纽曼的岳父投入了75000元进来,随后在1933年公司才使‘格雷厄姆-纽曼公司’暂时避免了破产。
陈光良说道:“当然,我的钱就在旗银行,难道还有假?”
闻言,杰罗姆·纽曼连忙招待大家,本杰明·格雷厄姆倒不再表示拒绝。
期间,陈光良忍不住询问本杰明·格雷厄姆道:“本杰明先生,你是因为歧视我们华夏人,所以刚刚拒绝我的投资吗?”
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如果有这种倾向,他自然不会冷脸贴热屁股。
本杰明·格雷厄姆当即说道:“并不,我只是认为我们并不熟悉。”
其实,他是没想到陈光良那么有钱,不过心里总归有些因为是亚洲人,而有些轻视。
陈光良也没有再较真,毕竟能投资一个潜力股,不能要求太高。
他就赌一把,看看后世股神的师父,会不会坑他的钱。
接下来,大家就谈的很顺利了,因为杰克以前也是混华尔街的,所以知道这种投资该如何走流程。
当然,一名律师自然少不了。
事后。
杰罗姆·纽曼兴奋的说道:“本杰明,你现在有这么出名吗?这可是一百万,是我们管理资产的两倍。不可思议!”
他丝毫没有责怪,合伙人差点把这100万推走,反而是称赞合伙人的知名度。
本杰明·格雷厄姆疑惑的说道:“我也很奇怪,一个亚洲人突然找上门,我原本还以为是他们国家的贪污官员或军阀,觉得这个国家既然那么穷了,为什么还有如此富裕的人,钱的来路一定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