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血寓迷踪 > 第14章 海上脱险(第1页)

第14章 海上脱险(第1页)

“昌隆号”犁开黄浦江浑浊的江水,向着下游吴淞口的方向驶去。

上海滩那片令人窒息的罗网被暂时甩在身后,但船舱内凝重的气氛并未随之消散。

李船长将他们安置在自己的船长室里,一个狭小但相对独立的空间。他端来一壶热茶和几个馒头,什么也没多问。

只是拍了拍陈骁的肩膀,沉声道:“阿骁,到了海上就安全些。你们先歇着,有事叫我。”便转身出去,带上了门,将空间留给了惊魂未定的三人。

煤油灯在桌上摇曳,将三张疲惫而紧张的脸映照得明暗不定。船舱外是轮机单调的轰鸣和江水拍打船身的哗哗声。

沈砚初脱下湿透肮脏的布鞋,冰冷的脚趾在相对干燥的空气中微微发麻。他顾不上喝茶,再次小心翼翼地将那卷《郑和航海图》在桌上铺开,玉璧就放在手边。

苏清桐默默地拿出急救包,用棉签蘸了些许消毒药水,递给沈砚初和陈骁,示意他们处理手上、腿上在逃亡中被划破的细小伤口。

陈骁接过棉签,胡乱在手臂上一道血痕处擦了擦,目光却死死盯着地图上那个被圈定的“望夫崖”,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望夫崖’……这地方听起来就邪性。老猫他……”

陈晓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深深的自责和担忧。老猫为了掩护他们脱身,至今生死不明。

“老猫机灵,一定能脱险的。”沈砚初低声安慰,但这话说出来他自己都觉得苍白。他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拉回到地图上,“当务之急,是弄清楚这个‘望夫崖’到底在哪里,有什么玄机。”

苏清桐处理完自己手腕上一处擦伤,也凑到桌边,纤细的手指沿着图上那条被认定为“龙脉”的山脉走向轻轻滑动,最终停在“望夫崖”的标记点上。

“从图上看,它位于浙东沿海,这片山脉延伸入海,形成岬角。‘望夫崖’很可能就是一处临海的峭壁。”她抬起头,看向沈砚初,“沈先生,令尊的笔记里,除了那西句话,真的再没有关于具体地点的提示了吗?”

沈砚初凝神细思,父亲笔记里的每一页都在他脑中飞快掠过。

忽然,他想起在笔记靠后的部分,似乎有几页记录的是一些看似零散的古籍摘抄和地名考证,当时他心神激荡,未曾细看。

他立刻重新掏出笔记,快速翻到后面。果然,在其中一页,父亲用稍显潦草的字迹写着几句:“《临海异物志》残卷载:‘东瓯有崖,悬镜临海,潮汐不通其音,云有龙女望夫,化石于此,故名望夫崖。崖下有窍,通幽冥,月晦之夜,隐闻金玉之声。’”

“东瓯有望夫崖,传说龙女所化……崖下有窍,月晦之夜,闻金玉声……”沈砚初缓缓念出,眼中光芒渐盛,“这绝不是简单的传说!‘崖下有窍’,很可能就是入口!‘金玉之声’,是不是暗示里面有东西?”

“月晦之夜……”苏清桐捕捉到关键时间点,“就是农历月末,没有月亮的晚上。这像是一种开启条件,或者特定时间才能发现的暗示。”

陈骁也来了精神:“东瓯就是现在浙江温州、台州一带!范围缩小了!我们到了地方,打听叫‘望夫崖’的海边悬崖,应该不难找。”

思路逐渐清晰,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就算找到地方,‘崖下有窍’怎么进去?”陈骁提出最实际的问题,“难道要我们攀岩下去?或者那‘窍’在水下?”

沈砚初的目光再次落回航海图上,手指点着“望夫崖”旁边的海域标注:“你们看,这里的水深标记与周围有明显不同,更深,而且图上有极淡的、表示暗流或漩涡的细密曲线。我怀疑,那‘窍口’可能并非完全暴露在崖壁上,而是与海平面下的洞穴或者暗流入口有关,需要在特定潮汐时才能显露或进入。”

“需要船只,而且是小船,熟悉当地水文的老舵手。”苏清桐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关键和风险,“否则极其危险。”

陈骁点了点头,脸色依旧凝重:“船到了台州湾,李叔能帮我们找可靠的船和人。但我担心的是,”

陈晓压低了声音,“上海那边的人,会不会也猜到我们要去‘望夫崖’?那个王秃子,还有日本商会,他们既然知道航海图是关键,难保不会从其他地方也查到‘望夫崖’的线索。”

这不是危言耸听。对手的能量和狠辣,他们早己领教。

舱内陷入短暂的沉默。轮机声和江水声仿佛被放大,敲击在心头。

沈砚初着冰凉的玉璧,感受着其上父亲印记带来的微薄暖意,深吸一口气,打破了沉默:“事到如今,我们没有退路。爹用命换来的线索,绝不能断在我手里。前面就是龙潭虎穴,也得闯一闯。”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坚定。

苏清桐看着他被灯光勾勒出的坚毅侧脸,轻轻点了点头:“我既然选择了跟来,就不会退缩。医学上,有时也需要冒险才能找到病灶,治愈顽疾。”

陈骁看着两人,咧嘴笑了笑,虽然笑容里带着疲惫,但眼神重新锐利起来:“好!那咱们就赌这一把!为了沈伯伯,也为了不让国宝落在倭寇手里!”

三人的手,不约而同地叠放在摊开的航海图上,仿佛一种无声的盟誓。

煤油灯的火苗轻轻跳跃了一下。

“昌隆号”在夜色中平稳前行,载着三个各怀绝技、命运交织的年轻人,冲破长江口的最后迷雾,驶向波涛汹涌的东海,驶向那个传说中龙女望夫、隐藏着惊天秘密的“望夫崖”。未来的凶险未知,但决心己定。

而在他们身后遥远的上海,某间日式风格的静谧茶室内,藤原健太郎正慢条斯理地沏着茶,听着下属的汇报,嘴角泛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冰冷的笑意。

“望夫崖……果然在那里。派人先过去,等着我们尊贵的客人。

记住,我要活的,尤其是……那枚玉璧。”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