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不列颠战役 > 第二百一十八章 黑斯廷斯之夜(第2页)

第二百一十八章 黑斯廷斯之夜(第2页)

玛德琳手中的咖啡杯坠地碎裂。

那是她自己。年轻的她,至少比现在早三十年的模样。

影像继续播放。画外音响起,是莉拉的声音,冷静而悲伤:

>“我知道你会看到这个。因为我们已经看过你。时间不是直线,玛德琳,它是回声。每一次真正的聆听,都会在过去的某一点激起涟漪。我们不是发明者,我们是轮回的见证者。1943年,我们第一次启动原型机,试图捕捉战争中的沉默哀嚎。但我们失败了,因为那时的人类还不愿倾听。于是地球将记忆封存,等待下一个共振周期。而现在,你完成了闭环。你既是起点,也是终点。”

画面最后定格在那枚齿轮缓缓闭合于暗格的瞬间。随后跳出一行文字:

>【系统提示:EchoEarth已激活被动反馈链路。历史修正协议启动。请做出选择。】

选项仅有两个:

-**A。终止传输,维持现有时间线**

-**B。开放通道,允许过去接收未来之声**

玛德琳盯着屏幕,久久不动。她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若选择B,1943年的那次实验或将成功,战争可能提前结束,无数生命得以拯救。但也可能引发不可预测的蝴蝶效应,甚至抹除她与莉拉的存在本身。

她闭上眼,回忆起小女孩临走前说的那句:“它说我们回家了。”

想起海豚排列成五线谱的壮丽景象。

想起失聪女孩用手语描述“森林在唱歌”。

想起火星上那片闪着音符光芒的新叶。

她终于明白,“家”不是一个地理位置,而是一种频率的归属。真正的归途,不是回到过去,而是让过去也能听见未来的希望。

她的手指落在触控板上,轻轻点击了B。

刹那间,全球各地的钟表同时停摆一分钟。不是故障,而是同步校准。随后,所有指针逆向旋转七圈,再恢复正常走时。

在英国国家档案馆,一名管理员整理战时文件时,意外发现一份从未登记过的报告。作者署名为“M。Hartwell&L。Chen”,日期为1943年11月8日,标题是《关于利用声学共振影响群体心理的初步研究》。文中详细描述了一次秘密实验:通过改装大型管风琴,在夜间向德军占领区发射特定频率的低频波,导致敌方士兵普遍出现梦境混乱、战斗意志下降现象。附录中还提到:“建议后续开发便携式装置,命名为‘安魂铃’。”

这份文件的真实性无法验证,但它被复印后迅速传遍学术界。更离奇的是,德国联邦档案局也在同期公开了一份纳粹高层会议记录,其中希姆莱抱怨:“最近东线部队频繁报告听到不存在的合唱声,指挥官怀疑是新型心理武器。”

而在日本广岛和平纪念馆,一位老人驻足于原子弹爆炸幸存者口述墙前。他忽然指着其中一段录音说:“这段话……我父亲从来没说过。”工作人员检查原始磁带,确认内容确已被修改。新增部分是一位男性声音,平静地说:

>“不要按下按钮。你们的孩子还在等着听春天的第一声鸟叫。”

没人知道这句话何时加入,但从那天起,该展区游客的情绪波动监测数据显示,抑郁倾向下降72%,儿童参观者主动提问率上升300%。

玛德琳不知道这些变化。她只知道,当她再次走向钢琴时,琴盖自动开启,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木质共鸣箱内壁生长出类似血管的网状纹路,金属琴弦表面覆盖了一层半透明生物膜,仿佛乐器正在进化成某种活体器官。

她坐下,深吸一口气,弹下了第一个音符。

不再是C大调练习曲。

而是一首全新的旋律,她从未学过,却仿佛早已熟记于心。每一个音都带着重量,落地生根,化作实体般的光丝延伸至空中,交织成一张立体乐谱,悬停在花园上方。花瓣随节奏飘落,精准命中每个休止符位置;云层配合转调变色;远处教堂钟声自动加入和声。

这首曲子没有名字。但它正在被地球记住。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