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重生1949年解放军 > 第8章 胡同里的算盘声(第1页)

第8章 胡同里的算盘声(第1页)

罗长青的命令很快变成了行动。

技术科对那片碎纸的初步分析还没出来,但那个沾染印泥的“王”字和可疑的代码,己经足够引起重视。结合陈醒提到的“算盘声能掩盖发报声”的推测,那家停了产的墨水作坊,成了重点排查对象。

这次行动,罗长青亲自带队,赵大刀和几个精干战士随行,陈醒也被要求一同前往——用罗长青的话说,“你的鼻子灵,眼睛毒,跟着。”

依旧是那辆偏三轮,但气氛明显不同。赵大刀抱着膀子坐在车斗里,脸色阴沉,时不时瞥一眼旁边的陈醒,眼神里全是审视和不信任。陈醒则沉默地看着车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手指无意识地蜷缩着。

摩托车没有首接冲进胡同,而是在相邻的街口停下。一行人下车,步行潜入。

白天的小胡同比凌晨多了些烟火气,有老太太坐在门口摘菜,有光屁股的小孩追逐打闹。看到罗长青这一行明显带着“官家”气息的人,都好奇地张望着,又有些畏惧地缩回头。

那家墨水作坊在胡同深处,门脸不大,木门紧闭,招牌上的漆都快掉光了,依稀能辨认出“墨香斋”三个字。

罗长青使了个眼色,赵大刀上前,没有粗暴地敲门,而是用手指关节在门板上不轻不重地叩了三下,停顿,又叩了两下。

里面隐约的算盘声停顿了一瞬,然后传来一个苍老、带着点警惕的声音:“谁啊?作坊早歇业了。”

“街道办的,查户口。”赵大刀瓮声瓮气地回道,这是事先商量好的说辞。

里面沉默了几秒,然后是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木门“吱呀”一声拉开一条缝,露出一张布满皱纹、戴着老花镜的脸。是个看起来六十多岁的老者,身上穿着洗得发白的旧长衫,手指上还沾着些许墨迹。

“各位同志,有事?”老账房的目光扫过门外几人,在穿着军装的罗长青和赵大刀身上停留片刻,最后落在穿着便装、年纪轻轻的陈醒脸上时,似乎微微顿了一下,随即又垂下眼帘。

“进去说话。”罗长青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拒绝的力道。

老账房犹豫了一下,还是侧身让开了门。

作坊里面光线昏暗,弥漫着一股陈年的墨臭和灰尘味。地方不大,堆放着一些废弃的制墨工具和落满灰尘的原材料。靠墙摆着一张旧账桌,上面放着一把磨得油光发亮的紫檀木算盘,旁边是几本泛黄的账册。

赵大刀和其他战士迅速而无声地散开,检查各个角落。

罗长青走到账桌前,目光扫过那把算盘和账册,看似随意地问道:“老师傅,贵姓?一个人住这儿?”

“免贵姓王,王守墨。”老账房微微佝偻着腰,态度恭敬,“就老汉一个人,东家早就南……早就走了,留我看着这点产业。”

姓王!罗长青和陈醒交换了一个眼神。

“最近这胡同里不太平,听说昨天还响了枪,打死个人。”罗长青拿起一本账册,随手翻着,语气像是拉家常,“您老听见什么动静没有?”

王守墨脸上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扶了扶老花镜:“啊……是,是听见几声爆竹响,还以为是哪家办喜事……没,没太在意。”

“是吗?”罗长青放下账册,手指无意识地拨弄了一下算盘珠子,发出清脆的“哒”声,“您这算盘,打得挺勤快啊。”

就在这时,一个在里间检查的战士低呼一声:“科长,有发现!”

众人立刻围了过去。里间更窄小,只有一张板床和一个破旧的衣柜。战士从床底下拖出一个蒙着厚厚灰尘的木箱子,打开一看,里面并非制墨原料,而是一些零散的电子元件、几卷用过的电线,还有一小瓶无色液体,瓶身上没有任何标签。

王守墨的脸色“唰”一下变得惨白,嘴唇哆嗦着:“这……这不是我的……我不知道……”

罗长青没理会他,拿起那个小瓶,凑到鼻尖闻了闻,眼神骤然锐利——是稀盐酸,常用于电池液或者某些简易爆破装置!

“王师傅,这些东西,你怎么解释?”罗长青的声音冷了下来。

“我……我真不知道啊!”王守墨急得快要哭出来,“这箱子……这箱子是前几天一个远房侄子放我这的,说……说暂时寄存一下……”

“远房侄子?叫什么?住哪儿?”赵大刀厉声喝问。

“叫……叫王……王利发,住……住哪儿他没细说……”王守墨眼神闪烁,语无伦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