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权力巅峰继续阅读目录5520 > 第23章 中宣部孟部长(第2页)

第23章 中宣部孟部长(第2页)

林峰放下茶杯,思路清晰起来:“孟部长,您说得非常对。我们初步的考虑是,不能就宣传搞宣传,必须紧扣发展实践,服务于中心任务。一方面,我们计划系统梳理和宣传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涌现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比如那位带领村民种植特色山货的老支书,还有返乡创业的青年企业家,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内生动力,这叫‘立标打样’。另一方面,我们想围绕‘新庄海’建设,主动设置议题,通过县融媒体中心,并争取上级媒体支持,持续展示我们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产业升级、加强生态保护的决心和行动,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关注和流入,这叫‘塑形引流’。总之,就是要让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成为推动庄海发展的‘加速器’和‘稳定锚’。”

他没有引用空洞的口号,而是结合庄海实际,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工作思路,甚至用了“立标打样”、“塑形引流”这样形象且专业的词汇。

孟部长听着,手指在沙发扶手上轻轻点了点,这是他表示赞许的习惯动作。“思路是对的。宣传思想工作本质上就是做人的工作,做凝聚力量的工作。要善于从火热的实践中捕捉最生动的素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出深度和温度。你们县委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

“是,我们一定认真贯彻落实您的指示。”林峰郑重表态。

午餐的氛围比想象中轻松许多。菜肴家常而精致,孟母不断给林峰夹菜,询问他一些生活琐事,言语间充满关怀。孟婉清在一旁适时地补充,提到林峰在庄海经常加班到深夜,为了扶贫公路的细节反复与各方沟通,话语中透着理解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心疼。孟部长听着,虽然没有多言,但眼神柔和了许多。

饭后,孟婉清帮着母亲收拾,孟部长则对林峰说:“小林,来书房坐坐。”

书房比客厅更显静谧,墨香与书香混合,沁人心脾。孟部长在一张宽大的书桌后坐下,示意林峰坐在对面。

“婉清很有主见,她选择去庄海挂职,我是支持的。”孟部长开门见山,目光平和却极具分量,“那里是改革发展的第一线,能接触到最真实的中国。我希望她能在实践中深化她的研究。”

他顿了顿,语气更加深沉:“同时,作为父亲,我也希望她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能得到必要的关照和……一个纯粹的研究氛围。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林峰迎着他的目光,没有任何闪躲,语气真诚而坚定:“孟部长,我完全明白。我向您保证,在庄海,孟婉清同志首先是一位有独立人格和学术追求的专家。我会尊重她的研究工作,维护她独立的学术空间,确保她的挂职经历是充实、安全且富有成果的。这是我对她的承诺,也是对您和阿姨的承诺。其他的,请您放心,我懂得分寸。”

这番回答,既明确了公私界限,也表达了尊重与保护的诚意,更隐晦地回应了长辈对女儿个人幸福的关切。

孟部长凝视他片刻,脸上缓缓绽开一个真正舒展的笑容。他站起身,走到书柜前,取下一本装帧朴素的《传统价值观的现代转化》,在扉页上题写了几个字,然后递给林峰。

“这本书,或许对你们思考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基层治理、涵养社会风气有所启发。送给你。”

林峰双手接过,看到扉页上苍劲有力的字迹:“学思践悟,知行合一”。这不仅是赠言,更是一种期许和认可。

“谢谢孟部长!我一定认真拜读,深刻领会。”

离开孟家时,己是午后。冬日阳光透过光秃的枝桠,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虽然空气依旧寒冷,但阳光照在身上,己有几分暖意。

孟婉清送他到大院门口,轻声说:“我爸把他自己都很珍视的书送你了。”

林峰握了握手中的书,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期许。“我知道。”他看向孟婉清,眼神清亮而坚定,“我不会辜负这份信任。无论是工作,还是……其他。”

孟婉清脸颊微红,点了点头。

坐进车里,林峰没有立即发动。他回味着今天的一切,从衣着的考量,到谈话的机锋,再到最后那本赠书。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见家长,更是一次高层次的交流与认可。他感受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前路也更加清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