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己经不是冒青烟能解释的大福分了。
之后,他又依次与绛离、玄影相见。
这两位虽也是当世罕见的圣境强者,令他惊叹不己,却终究不似面对苏烬雪时那般心潮澎湃。
待回到祝余身侧,武怀瑜抚须笑道:
“难怪你小子不愿随我修行,原来身边己有这般天骄相伴。”
言语间不无羡慕。
倒不是羡慕他的艳福,而是羡慕他能随时向剑圣请教修行之道。
有她们几位悉心指点,祝余突破圣境何需十年之久?
想到这里,武怀瑜由衷地为祝余感到高兴。
改日要去帝陵走一遭,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告知父兄才行。
武家,必将大兴啊!
“老祖,”武灼衣在这时开口,“上京城内可是出了动乱?”
禁军与南疆使团对峙,连老祖都被惊动亲自前来,这番动静确实非同小可。
“动乱倒是没有。”武怀瑜摇头,“是你们合力催动的那道光柱,引动了天地异象。”
“星空取代白昼,城中百姓还以为是老夫要飞升了呢。”
他方才返回上京时,特意留意过城中景象。
异象不仅没有引发恐慌,反倒有种奇异的宁神定心之效,连他自己都差点被那浩瀚星辉摄住心神。
“城中的百姓全都被安抚了下来,不仅没有生出乱子,反倒比平日里还要安稳。”
“百姓安稳,自是好事。”
武灼衣却未放松警惕。
“历代动乱,从来不是由百姓引起,而是那些别有用心之人。”
“朝廷内外,不安分的人可不在少数。”
自天工阁和南疆接触以来,大炎朝廷内便有不少人对此颇有微词。
镇南军一系的人,更是早就渴望与南疆开战,以攫取战功,赢得开疆拓土的功名。
请战之人,不在少数。
而此番异象,便让他们又有了朝南疆发难的由头。
毕竟光柱升起之处,在南疆使团的住处。
当然,即使不在,那些人也能把祸水往南疆引。
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挑事理由,武灼衣还不好在明面上责怪什么。
那些人也有话说啊。
我们是担心陛下遇到危险,才火急火燎到皇宫护驾的。
这可是一片忠心啊!
不过,他们若当真聚集起来,也不是什么坏事。
“没什么好担心的。”武怀瑜不以为意,“一群宵小之辈,能翻出多大风浪来?”
“你们不是说,要解决和南疆的问题吗?正好我这次也到了皇宫,那便一并处理了吧。”
“不必等他们来找了。”
“召集文武百官,到太极殿来。”
“以老夫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