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成燕太子丹的 > 第128章 柔肩担纲 巧驭风云(第1页)

第128章 柔肩担纲 巧驭风云(第1页)

肖侧妃被打入冷宫的第三日,东宫的晨雾里还飘着若有似无的哭腔。张小小立在汉白玉栏杆前,看着宫人们将肖氏院落里的紫檀木妆奁搬出来,其中那只曾用来盛放毒香的乌木盒,正被李氏用经纬缎包裹着,准备呈给朱棣过目。

“这盒子上的狼纹,与汉王去年进贡的马鞍纹样一致。”张小小指尖抚过盒盖的雕花,冰凉的木质透着西域的干燥气息。她忽然转身,对身后的掌事太监道:“将肖氏的私产清点后,一半送进慈宁宫,说是给太后娘娘诵经祈福用;另一半分给各宫,尤其要给郭良媛多送些安胎药材。”

掌事太监愣了愣:“娘娘,肖氏是罪臣。。。”

“罪臣的东西,才更该物尽其用。”张小小打断他,目光扫过廊下侍立的妃嫔们,“告诉她们,安分守己者,东宫自然不会亏待;但若心怀叵测。。。”她掂了掂手中的乌木盒,“这便是下场。”妃嫔们纷纷垂首,鬓边的珠翠碰撞声里,藏着掩饰不住的战栗。

郭侧妃的院落里,新换的纱窗上蒙着层细纱,是用郑和带回的蚕丝织就,既能防蚊虫,又能透进柔和的天光。张小小亲自为她调整枕席,将掺了艾草的褥子铺得平平整整:“太医院新来的王御医擅长调理孕症,我己让他每日来请脉。”她从袖中掏出个锦囊,里面装着晒干的紫苏叶,“这是江南送来的,孕吐时闻闻能好些。”

郭氏攥着锦囊的手微微发颤:“娘娘这般待我,臣妾。。。臣妾无以为报。”她望着窗外正在移栽的石榴树,那是张小小特意让人从御花园挪来的,“只是。。。肖氏虽有错,终究是。。。”

“你无需介怀。”张小小按住她的手,指尖触到腕间新戴的银镯——那是英国公夫人送来的,内侧刻着“平安”二字,“处置她,不是为了泄愤,是为了让所有人都明白,东宫的规矩不能破。”她忽然笑了,指着廊下正在逗弄鹦鹉的朱瞻墭,“你看这孩子,前日还抢瞻基的弓箭,今日就肯分糕点了,人心都是慢慢焐热的。”

正说着,朱高炽的贴身太监匆匆赶来,捧着份朱高煦送来的帖子,墨迹淋漓的字里行间满是“手足情深”:“汉王说,听闻东宫出事,特备了些漠北的雪莲,想进宫探望。”张小小接过帖子,见末尾用朱砂点了个隐晦的“狼”字,与乌木盒上的纹样如出一辙。

“告诉他,太子近日身体违和,不便见客。”张小小将帖子放在烛火上,看着火苗舔舐着宣纸,“但他的心意,东宫领了。把那雪莲送到太医院,说是汉王特意为太子寻的药材,让院判仔细查验药性。”太监领命而去时,她望着纸灰飘落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锐利——这出“探望”,不过是想探探东宫的虚实。

傍晚的暖阁里,朱高炽正对着奏折蹙眉。张小小端来碗百合莲子羹,轻轻放在案边:“英国公夫人差人送了封信,说瓦剌的使者近日会进京,想借贺寿之名拜访东宫。”她用银勺搅了搅羹汤,“臣妾想着,正好让郭妹妹的兄长陪同接见,也好让外人看看,东宫有郭侍郎这等重臣辅佐。”

朱高炽抬起头,眼中闪过赞许:“你这是想借郭家和英国公府的势,压一压高煦的气焰?”他咳嗽着握住她的手,“只是这般,会不会让郭氏觉得我们在利用她?”

“不会。”张小小舀了勺羹汤递到他嘴边,“郭妹妹是个通透人,她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她忽然压低声音,“臣妾己让人查过,肖氏的父亲曾在汉王麾下任职,这次的事,怕是早有预谋。我们把郭家抬得越高,那些暗中依附汉王的人,才会越发谨慎。”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张小小忽然想起什么,对朱高炽道:“明日早朝,你不妨提一提于谦。那孩子近日在国子监的策论得了头名,说的正是‘亲贤臣,远小人’,陛下听了定会高兴。”她看着丈夫疑惑的眼神,笑道,“提拔个寒门学子,既能彰显太子仁德,又能让那些老臣看看,东宫不拘一格降人才。”

朱高炽被她这连环计逗得发笑,点着她的额头道:“你啊,心思比棋盘还密。”他忽然握住她的手腕,语气郑重,“只是这般算计,累不累?”张小小靠在他肩上,闻着他衣襟上的药香:“累,但值得。”她望着窗外漫天星斗,“等这些事了了,我们就去江南看桑田,再也不管这些勾心斗角。”

几日后的早朝上,朱棣果然对朱高炽提及于谦的策论赞不绝口,当即下旨让于谦入翰林院任职。散朝时,英国公张辅特意走到朱高炽身边,低声道:“瓦剌使者那边,末将己安排妥当,定会让他们见识东宫的威仪。”朱高炽点头致谢,看着张辅转身时,腰间玉带的扣环上,正挂着片与郭氏银镯同款的平安符。

东宫的石榴树开花了,火红的花瓣落在郭氏的安胎药碗里。张小小看着她小心翼翼地将花瓣挑出来,忽然笑道:“这花兆头好,多子多福。”郭氏的脸颊泛起红晕,轻声道:“若真能生个皇孙,臣妾想请娘娘赐名。”张小小望着远处正在演武场练习骑射的朱瞻基,眼中满是温柔:“不如叫‘瞻垲?’,愿他如玉石般坚韧,又如草木般繁茂。”

汉王府的密室里,朱高煦将太医院的回帖捏得粉碎。帖上说雪莲药性温和,己交由东宫药房收存,末尾还附了句“多谢汉王殿下关怀太子”。他盯着烛火中跳动的影子,忽然对谋士道:“去,给于谦送份厚礼,就说本王欣赏他的才华。”谋士愣了愣,随即躬身应下——他知道,王爷这是想在东宫提拔的人里,埋下一颗新的棋子。

而此刻的翰林院,于谦正将朱高煦送来的锦盒原封不动地放在案上。盒盖上的“汉”字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他却只顾着批改学子们的文章,笔尖在纸上写下:“宁正而毙,不苟而全。”窗外的蝉鸣渐渐清晰,像在为这坚守风骨的少年,奏响一曲清越的赞歌。

张小小站在东宫的角楼上,望着紫禁城的万家灯火。她知道,这场平衡各方的棋局才刚刚开始,朱高煦的野心、后宫的暗流、朝堂的博弈,都像织锦时的经纬线,纵横交错。但只要她握紧手中的丝线,用心编织,总能在这纷繁复杂中,织出一幅安稳和谐的锦绣江山。夜风拂过她的鬓发,带着淡淡的栀子花香,那是朱高炽特意让人在窗下栽种的,说是能让她安神。她微微一笑,转身往暖阁走去,那里有她的丈夫,有她的孩子,有她想要守护的一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