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穿越成燕王弃妃 > 第48章 北平鏖战 初次交锋(第1页)

第48章 北平鏖战 初次交锋(第1页)

深秋的北风裹挟着细沙掠过燕山山脉,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踏着枯叶碾过官道,如同黑色潮水漫过北平城郊。三万辆辎重车轧出的车辙深达尺余,铁蹄扬起的黄尘遮蔽了半片天空,连绵二十里的营寨如同狰狞的蜈蚣,将郑村坝的原野割裂得支离破碎。绣着“曹国公”金纹的赤色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与十万面皂色军旗翻涌成浪,连天边的晚霞都被染成血色。

同一时刻,百里之外的苏家桥,朔风裹挟着细雪掠过古渡残碑。朱棣的三万骑兵在冰碴西溅的河滩上列成雁行阵,马蹄踏碎薄冰的脆响与兵器碰撞声交织。面对朝廷军队如铜墙铁壁般层层叠叠的长枪阵,燕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痛代价,积雪迅速被染成暗红。

朱棣身披玄甲,暗红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剑刃上的血迹早己凝固成暗褐色,指节因紧握剑柄泛着青白。他眯起眼睛扫视敌阵,突然瞥见对方左翼阵列中,新征的民夫正与精锐士卒挤作一团,旗杆下的校尉正举着令旗大声呵斥——那处盾墙间隙,竟露出半丈宽的破绽!

"传令张玉!"朱棣猛地扯开披风扣,玄甲下的锁子甲泛着冷光,"率五千骑兵从芦苇荡迂回,待中军鼓响三声,即刻冲击其后方辎重队!"他的声音被呼啸的北风撕碎,却坚定如铁。传令兵应声策马而去,马蹄在冻土上溅起碎冰。

张玉领命后,将弯刀插入靴筒,带领骑兵解下铜铃,用麻布缠住马蹄。队伍如黑色幽灵般贴着结冰的河道潜行,芦苇荡的枯枝刮擦着甲胄,发出细碎的沙沙声。当三声沉闷的战鼓穿透风雪,张玉猛地抽出弯刀,寒光映亮他眼角的刀疤:"杀!"五千骑兵骤然提速,铁蹄踏碎冰面,惊起成群寒鸦。

朝廷军队后方顿时一片混乱,运载箭矢的木车被撞翻,火油桶在雪地上炸开朵朵黑焰。长枪阵出现缺口的刹那,朱棣摘下腰间号角奋力吹响,苍凉的号声中,他的玄甲银枪率先突入敌阵。燕军主力如潮水般涌进缺口,枪尖挑飞积雪,刀刃劈开霜雾,将朝廷军的防线撕成碎片。

燕军城头的瞭望兵攥着颤抖的手敲响铜锣,垛口后的士卒们望着敌方遮天蔽日的旌旗,掌心的汗水浸透了皮甲。新兵王二柱盯着远处营寨里明灭的万点灯火,喉结上下滚动:“这。。。这比咱老家赶集的人还多三倍!”但当伙房飘来掺着野菜的麦饼香气,想起这月提前发放的饷银,想起张小小带着他们用豆渣发酵制酱时狡黠的笑容,老兵们握紧的刀把渐渐渗出热气——这些日子悄然发生的改变,或许真能让蚍蜉撼得动大树。

城墙上寒风卷着黄沙呼啸而过,张小小跺了跺被冻僵的脚,从腰间掏出一个裹着麻布的竹筒。她小心翼翼地解开缠绕的麻绳,露出筒身用朱砂绘制的火焰纹样:“殿下请看,这‘霹雳竹筒’采用双层竹壁加固,内层填充改良后的硝石配比火药,”说着抽出暗藏在筒尾的引线,“只要点燃这个导火索,方圆十丈内的地面都会被炸出三尺深坑。”她进一步解释,这种火器可由士兵分组携带,每组三人,一人负责投掷,两人负责掩护与传递,形成高效的攻击单元。

朱高炽接过竹筒反复端详,指腹着筒身细密的防滑刻纹。张小小从随身包袱里取出木牌,上面画着骑兵阵列图:“传统火器发射后需长时间装填,而我们的霹雳竹筒可提前批量制备。待敌军骑兵进入射程,士兵只需像投掷手榴——”她及时改口,“像投掷石弹般抛出,瞬间就能打乱敌阵。”她还规划了详细的防御阵型,以城墙垛口为依托,将霹雳竹筒射手与弓箭手、盾牌手相互配合,形成远近结合的火力网。

远处传来梆子声,更夫敲响申时三刻。张小小掀开竹筒顶端的软木塞,露出压实的火药层:"经过七次试爆改良,现在的引线燃烧速度精准可控。"她指向城墙下的枯树堆,"昨日测试时,三枚齐发首接炸断碗口粗的树干。"

朱高炽将竹筒交还给亲兵,目光扫过城墙下蜿蜒的拒马鹿角:"即刻传令神机营,按每垛口五枚的标准分发。"他抬手按住腰间佩剑,青铜剑首的饕餮纹在夕阳下泛着冷光,"等瓦剌人尝到这新式火器的厉害,定叫他们知道大明城防不可轻犯。"

在首次交战中,霹雳竹筒的威力着实令朝廷军队大吃一惊,遭受了不小的损失。然而,李景隆并没有被这一挫折所击倒,他迅速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应对之策。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景隆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他下令让士兵们打造出一批厚重的牛皮盾车,这些盾车不仅坚固无比,而且还可以移动,就像一座座移动的堡垒一样。

这些盾车被推到了战场前线,缓缓地向城墙逼近。它们的表面被泼满了泥浆,以防止被火攻。这样一来,燕军的箭矢和霹雳竹筒就很难对它们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了。

尽管燕军不断地使用火攻和投石机进行轰击,但这些盾车就像坚不可摧的城墙一样,牢牢地守护着朝廷军队。燕军的攻击虽然猛烈,但收效甚微,始终无法突破盾车的防线。

连续七日,晨钟暮鼓被铁蹄踏碎。朝廷军队如涨潮的海水,裹挟着喊杀声与箭雨,一波波撞向北平城厚重的城门。城楼上的守军红着眼圈交替值守,甲胄下渗出的血渍在青砖上晕染出暗褐色的花,守城的梆子声都带着沙哑的颤抖。

张小小踩着沾满泥浆的绣鞋穿梭在箭楼与瓮城之间,发髻散乱地用布条随意束着。她指挥着百姓将刚运来的陶罐滚进地窖,陶罐里装的是她连夜熬制的艾草膏和淡盐水。"王婶,把碎布都泡进那口大锅里!"她扯着嗓子喊道,蒸腾的热气中,煮沸的麻布在木勺搅动下泛着白沫。

箭雨掠过屋檐时,她正跪在血泊里,用滚烫的银针挑开伤兵溃烂的伤口。"忍着点,这艾草熏着疼,但能救命!"浓重的艾烟混着血腥味首冲鼻腔,她却顾不上呛人的烟雾,将浸透草药的纱布仔细塞进伤口。当看到原本昏迷的士兵终于睁开眼睛,她抹了把脸上的汗,指腹蹭过的地方留下道黑印子。

第七日破晓,城头清点伤亡人数时,军医捧着账本的手都在发抖——本该横七竖八的伤兵营里,半数伤员竟能扶着墙坐起。那些原本要被抬去乱葬岗的重伤员,此刻正喝着掺了糙米的肉汤,汤面上漂浮的,是张小小执意加进去的马齿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