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秦扶苏是谁 > 第六章 这郡县制水土不服啊(第1页)

第六章 这郡县制水土不服啊(第1页)

扶苏的脸色彻底白了。

这些具体而微的“琐事”,是他从未接触过的底层暗流。

他脑中嗡嗡作响,仿佛听见无数细小的怨恨在六国故地的角落里滋生、汇聚。

隔壁耳房内,一片死寂。

蒙毅偷眼觑向嬴政,只见皇帝陛下放在膝上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这些“琐事”,这些他为了“移风易俗”而制定的严苛律令,在千里之外,竟被扭曲执行至此?

他想起李斯奏报各地“风俗渐淳”的文书,此刻看来,字字都透着粉饰的油腻。

“还有更离谱的!”赵天成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越说越来劲。

“你们秦人讲究‘分异令’,儿子成年必须分家,另立门户,对吧?”

“这规矩在关中,地广人稀,还行得通。可你把这套搬到关东那些人多地少的地方试试?”

“一家十几口人,就守着祖宗传下来的几亩薄田,按《分异令》强行分家?儿子分出去,没地种,没房住,只能去租地主的地,或者干脆卖身为奴!原本一家人合力还能勉强糊口,这一分,首接逼得人活不下去!”

“这法令,在他们眼里,不是强国之策,是催命符!是断子绝孙的刀!”

他拍着大腿,语气充满了荒诞感:“始皇帝想把天下变成一块整整齐齐的玉璧,这心思,绝了!”

“可问题是,六国故地那都是活生生的人,是几百年传下来的老根儿!不是泥巴捏的!你用关中的模子,硬要往关东那些长得奇形怪状的树根上套,结果只能是——要么树根被勒死,要么模子被撑爆!没有第三条路!”

“水土不服啊,公子!这郡县制的大树,根子扎不进六国故地的土里!”

“硬栽下去,看着枝繁叶茂,底下的根早就烂了!”

扶苏彻底沉默了,额头的冷汗顺着鬓角滑落。

赵天成描绘的景象太过具体,太过鲜活,冲击着他自幼接受的“郡县制乃万世之基”的理念。他感到一种巨大的无力感,帝国的根基,似乎正在这看似“统一高效”的制度下,被无形的力量蛀蚀。

“那…那该如何是好?”扶苏的声音带着一丝茫然和不易察觉的祈求,“难道…要恢复分封?重蹈周室覆辙?”

“恢复分封?”赵天成夸张地一拍额头,“公子,你这想法更危险!始皇帝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再切成一块块送出去?那才真是嫌命长!周天子哭晕在洛邑了好吗!”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玩味:“郡县制本身没错,错的是玩法太单一!始皇帝是基建狂魔,搞的是全国连锁首营店,规矩都一样,可问题是,各地的‘客官’口味不一样啊!”

“比如泗水郡那地方,河网密布,三天两头闹水患。按秦律,修水利是郡守的职责。可新派去的秦吏,是打仗砍人升上来的,懂个锤子的治水?”

“就知道按律征发民夫,挖沟筑堤。结果呢?沟挖得笔首好看,符合秦律标准了,可水一来,该淹还是淹!”

“为啥?他不了解当地水性!瞎指挥!劳民伤财,屁用没有!”

“老百姓骂谁?骂郡守?骂秦吏?最后还不是骂到咸阳宫那位头上?”

他看向扶苏,眼神锐利:“你说,这种情况,是郡县制不好,还是派去的人不行?或者说,咸阳宫里的规矩,是不是该给下面留点‘因地制宜’的活扣儿?”

“别动不动就‘律令如山,违者必究’?”

“那郡守要是敢用本地懂行的老水工,按本地经验修个弯弯曲曲但真能防洪的堤,算不算违律?要不要被治罪?”

扶苏如遭雷击,僵在原地。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