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清王朝的兴衰与灭亡 > 第3章 烽火连天人间地狱(第1页)

第3章 烽火连天人间地狱(第1页)

崇祯七年(1634年)深秋,宣府大地霜风凛冽。当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留下的是千疮百孔的城镇村庄和无数流离失所的百姓。在这场浩劫中,真正的苦难才刚刚开始。

一、废墟上的求生

新保安城外的临时难民营里,寒风呼啸着穿过简陋的茅棚。老秀才陈明远裹紧破旧的棉袍,望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心中一片凄凉。

“陈先生,求您给看看,这孩子烧得厉害。。。”一个衣衫褴褛的妇人抱着约莫五六岁的男孩跪在面前。

陈明远伸手探了探孩子的额头,烫得吓人。他叹了口气,从随身携带的破药箱里取出最后一点草药:“拿去煎了喂他吧,能不能活下来,就看造化了。”

妇人千恩万谢地离去后,陈明远的学生赵文斌低声道:“先生,我们的药材早就用完了,这些树皮草根,真的能治病吗?”

“尽人事,听天命罢。”陈明远望着灰蒙蒙的天空,“这乱世之中,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曾经的私塾先生,如今的流浪郎中,陈明远的转变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后金军过后,他任教的村庄被焚毁,妻子和女儿在逃亡途中失散,生死未卜。如今他只能凭借年轻时学的一点医术,在难民营中勉强度日。

二、流民潮起

难民营外,宣大总督张宗衡正在巡视灾情。看着眼前望不到边际的难民队伍,这位封疆大吏的脸色愈发凝重。

“总督大人,目前登记的难民己超过五万人,每日还在增加。”宣府知府王允成汇报着,“粮食最多还能支撑半个月。”

张宗衡沉默片刻:“向朝廷请求的赈灾银两,可有消息?”

“兵部回复说,辽东军饷尚且不足,实在无力拨付赈灾银两。”王允成的声音越来越低。

“混账!”张宗衡终于忍不住爆发,“他们在北京花天酒地,可知这边疆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身为朝廷重臣,如此言论若被政敌听到,后果不堪设想。但看着眼前惨状,他又实在难以保持冷静。

就在这时,一队骑兵疾驰而来,为首的正是即将被押解进京的张全昌。虽然己被革职,但他仍然获准在离任前最后巡视一次防务。

“张总督。”张全昌下马行礼,“边境各堡己初步修复,但兵力严重不足,若鞑虏再次来犯,恐怕。。。”

张宗衡摆手打断:“这些事,自有新任总兵操心。你还是多想想如何向皇上交代吧。”

两位曾经并肩作战的将领,此刻相对无言。他们都明白,更大的风暴还在后面。

三、暗流涌动

难民营的一角,几个汉子正在低声商议着什么。为首的叫马老三,原本是保安城外的猎户,后金军来袭时,他带着妻儿逃入山中躲过一劫。

“打听清楚了,朝廷的赈灾粮都被那些狗官贪墨了!”马老三咬牙切齿地说,“咱们在这里挨饿受冻,他们却在城里花天酒地!”

“三哥,你说怎么办?”一个年轻汉子问道,“要不,咱们去衙门讨个说法?”

“讨说法?”马老三冷笑,“那些当官的什么时候讲过道理?要我说,干脆反了他娘的!”

众人闻言都吃了一惊。一个年长些的汉子连忙劝阻:“老三,使不得啊!这可是杀头的罪过!”

“杀头?”马老三眼中闪过狠厉之色,“反正都是死,饿死不如战死!我听说陕西那边的李闯王,就是带着饥民起事的,如今混得风生水起!”

类似的对话,在难民营的各个角落悄悄进行着。绝望正在将温顺的百姓逼上绝路,起义的火种在无声无息中孕育。

西、京城风云

北京紫禁城内,崇祯皇帝正在审阅宣大战事的善后奏折。越是看下去,他的脸色越是阴沉。

“废物!都是废物!”崇祯将奏折狠狠摔在地上,“张宗衡竟敢私自与鞑虏议和,他眼里还有没有朕这个皇帝!”

侍立一旁的司礼监太监王承恩小心翼翼地上前:“皇爷息怒,张总督或许也是迫不得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