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清王朝的兴衰与灭亡 > 第1章 烽烟初起(第2页)

第1章 烽烟初起(第2页)

大贝勒代善哼了一声:“再坚固的城池,也挡不住我八旗勇士的刀锋!汗王,给我三日,必破此城!”

皇太极微微一笑:“代善贝勒勇猛可嘉,但强攻硬取,伤亡必重。”他转头问身旁的汉人谋士范文程:“范先生有何高见?”

范文程躬身道:“汗王,大凌河城虽坚,但存粮必然有限。我军可围而不攻,断其粮道水源,待其自乱。同时掘壕筑垒,防止明军突围或援军来救。”

皇太极点头:“正合我意。传令:各旗环城掘壕,深一丈宽一丈,壕外设栅栏鹿角。阿巴泰率蒙古骑兵巡视周边,拦截明军信使探马。”

他顿了顿,补充道:“派人向城书劝降。告诉祖大寿,若肯归顺,必封高官,厚加赏赐;若顽抗,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夜幕完全降临,大凌河城头火把通明,士兵们彻夜未眠,紧张地注视着城外后金军的动向。

何可纲亲自巡视各段城墙,不时停下鼓励士卒。走到西南角楼时,他发现一名年轻士兵正偷偷抹泪。

“怕了?”何可纲问道,声音却不严厉。

那士兵慌忙起身立正,声音哽咽:“参将大人,小的……小的不是怕死,是担心家中老母。小的来自锦州,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娘亲……”

何可纲沉默片刻,拍了拍士兵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

“小的叫李二狗,十九岁。”

“本将向你保证,只要守住此城,必能回家见你母亲。”何可纲语气坚定,“但若让建虏破城,你母亲乃至天下千千万万的母亲,都将失去儿子,无家可归。”

李二狗擦干眼泪,挺首腰板:“小的明白了!誓与城池共存亡!”

何可纲赞许地点点头,继续向前巡视。他知道,这样的对话此刻正在城头各处发生。恐惧是人之常情,关键在于如何将恐惧转化为战斗的勇气。

子夜时分,祖大寿召集何可纲和张春到总兵府密室商议。

“皇太极派人射书劝降。”祖大寿将一封书信掷在桌上,面露讥嘲,“许我高官厚禄,真是笑话!”

张春拿起书信细看,眉头越皱越紧:“信中还说,若是不降,破城后鸡犬不留。这……”

何可纲冷笑:“虚张声势罢了。若是轻易能破城,何必费心劝降?正说明建虏心有忌惮。”

祖大寿颔首:“不错。但我最担心的是粮草。方才清点库存,实际存粮比账面上少三成,定是那些蛀虫贪墨了!”他拳头重重砸在桌上,“若是朝廷援军不及时,最多支撑一个半月。”

密室中一时沉寂。一个半月,在平时转眼即过,但在围城之中,每一天都将漫长如年。

“必须立即派人突围求援。”何可纲打破沉默,“我愿亲自前往!”

祖大寿摇头:“你是守城主力,不可轻动。”他思忖片刻,“让祖泽润去。他年轻机敏,又是我的侄子,足以向朝廷表明情况危急。”

计议己定,三人走出密室。夜空无月,只有几颗寒星闪烁,城外后金营火连绵如星河,将大凌河城围在中央。

突然,东北方向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是兵器碰撞和喊杀声。

“建虏夜袭!”警锣大作。

何可纲立刻拔剑奔向声响处。只见数十名后金死士趁夜色潜至城下,正架云梯攀爬。守军发现得早,滚木礌石如雨点般砸下,火铳齐射,箭矢纷飞。

一名后金兵异常勇悍,连避数箭,竟率先跃上城头,挥刀连砍两名明军。周围士兵一时被其气势所慑,竟不敢上前。

何可纲大喝一声,挺剑首取那后金兵。刀剑相交,迸出串串火星。那后金兵力大无穷,每一刀都势沉力猛,震得何可纲虎口发麻。但何可纲剑法精妙,虚实相生,斗到十余合,瞅准破绽,一剑刺入对方咽喉。

后金兵倒地气绝,其余攀城者也被尽数歼灭。城下传来后金军收兵的号角,第一次试探性进攻以失败告终。

何可纲喘息稍定,命人清点伤亡。守军死七人伤十余,击杀后金兵二十三人。小胜一场,却无人欢呼,大家都明白,这仅仅是开始。

黎明时分,晨雾弥漫大地。守城军民惊恐地发现,一夜之间,城外景象己彻底改变。

一道深深的壕沟如同巨蛇,将大凌河城紧紧缠绕。壕沟后方,栅栏鹿角层层设置,每隔百步就有一座箭楼正在搭建。后金军营寨井然有序,骑兵小队不停巡逻,完全切断了城内与外界的联系。

最令人心惊的是,后金军正在建造数十座高大的木制箭塔,明显是要居高临下压制城头守军。

“建虏这是要长期围困啊。”张春忧心忡忡。

祖大寿面色阴沉:“速派泽润突围求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