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清王朝的兴衰与灭亡 > 第2章 天聪新政(第1页)

第2章 天聪新政(第1页)

辽阳大捷的庆功宴持续了三天三夜,沈阳城内酒香弥漫,八旗将士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然而皇太极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在庆功宴结束后的第一个清晨,他便召集心腹大臣于书房议事。

书房内炭火噼啪,皇太极褪去戎装,换上一身藏青色常服,显得沉稳干练。范文程、刚林、希福等文臣分坐两侧,皆是皇太极近年来提拔的汉人谋士。

“诸位,”皇太极开门见山,“辽阳一役虽胜,却暴露出我军诸多不足。明军火器犀利,城防坚固,若非赵率教轻敌冒进,胜负犹未可知。”

范文程点头附和:“皇上明鉴。我军长于野战,短于攻坚。且军民不分,战时为兵,闲时为民,训练不专,纪律松散。”

“正是此理。”皇太极站起身,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朕观明朝虽内忧外患,然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若要与之抗衡,乃至入主中原,必须改革制度,富国强兵。”

刚林谨慎问道:“皇上欲行改革,恐八旗旧臣难以接受。”

皇太极目光坚定:“势在必行。不过需循序渐进,先从紧要处着手。朕有三策:一设六部,理政务;二开科举,选人才;三劝农桑,足粮饷。”

希福补充道:“还应鼓励工匠,发展火器。辽阳之战中,明军红衣大炮威力巨大,我军吃亏不少。”

“善!”皇太极击掌称赞,“即日起,设立兵器局,招募汉人工匠,研制火器。此事由希福负责。”

会议持续至午时,初步拟定了改革方案。众臣告退后,皇太极独留范文程。

“范先生,改革之事,阻力必大。八旗贝勒中,莽古尔泰等人必会反对。”皇太极面露忧色。

范文程沉吟道:“皇上可采取分化之策。拉拢代善,震慑莽古尔泰,至于阿敏。。。”他压低声音,“镶蓝旗内部并非铁板一块,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与其不和,可暗中拉拢。”

皇太极会意:“就依先生之计。此外,朕欲三日后召开大政会议,宣布设立六部。”

“臣建议先与代善贝勒通气,取得他的支持。”

皇太极点头:“朕这就去大哥府上。”

代善府邸位于沈阳城东,规模宏大却略显陈旧。得知皇太极到访,代善急忙出迎。

“皇上亲临,有失远迎!”代善欲行大礼,被皇太极扶住。

“大哥不必多礼,今日朕是以兄弟身份来访。”皇太极笑道,命人抬上礼物——除了金银绸缎,还有一柄镶嵌宝石的宝刀。“此刀乃波斯工匠所铸,削铁如泥,特赠予大哥。”

代善喜形于色,连忙请皇太极入内。酒过三巡,皇太极切入正题:“大哥,如今我大金疆域日扩,人口渐增,仍按旧制管理,己显力不从心。朕欲仿明制设立六部,分理政务,大哥以为如何?”

代善沉吟片刻:“改革旧制恐遭守旧派反对。不过皇上所思确有道理,如今事务繁杂,确实需要专人管理。”

皇太极道:“朕欲请大哥出任议政大臣之首,总领朝政。六部官员选拔,也需大哥把持。”

代善眼中闪过喜色,显然对这份权力颇为心动:“既然皇上信任,为兄自当尽力。”

取得代善支持后,皇太极又依次拜访了几位重臣,或许以利益,或施以威慑,初步奠定了改革基础。

三日后的大政会议上,当皇太极提出设立六部时,果然遭到莽古尔泰强烈反对。

“什么六部七部!我大金以骑射立国,按旗分治,沿用至今,有何不好?”莽古尔泰声如洪钟,“学那些汉人玩意儿,只会削弱八旗战力!”

几位守旧派贝勒纷纷附和。

皇太极不慌不忙:“五哥所言不无道理。然则请问五哥,去岁我正蓝旗粮饷短缺,你是如何解决的?”

莽古尔泰一愣:“自然是。。。是从朝鲜掠夺而来。”

“正是!”皇太极提高声音,“掠夺可解一时之急,却非长久之计。若遇灾年,或无掠可夺,将士饥寒,何来战力?朕设立六部,首要便是户部,统筹粮饷,保障供给。”

他环视众人:“再者,如今我军中汉人渐多,汉兵汉将,亦能征善战。若仍以旧制管理,如何做到人尽其才?”

代善适时开口:“皇上所思深远。设立六部非为削弱八旗,实为强化国力。我支持皇上。”

阿敏见代善表态,也顺势道:“臣也觉得可行。”

莽古尔泰孤立无援,只得愤愤坐下。

六部设立顺利通过,皇太极当即任命官员。令人惊讶的是,六部长官中竟有三名为汉人,范文程更出任吏部尚书,掌官员选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