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清王朝的兴衰与灭亡 > 第2章 东进辽阳(第1页)

第2章 东进辽阳(第1页)

金州大捷的消息,如春风般吹散了辽南三载的阴霾。捷报传至复州,全城百姓扶老携幼,出城十里相迎。孙元化率部凯旋,三千将士虽减员八百,然人人甲胄染血,战旗猎猎,气势如虹。城中鼓乐喧天,百姓焚香洒酒,祭奠阵亡英灵,更向孙元化、陈策等将献上热汤与干粮。那日,复州城头的“明”字大旗,在冬日的残阳下,从未如此鲜亮。

而登莱水师亦传来捷音。周遇吉趁后金水师回援金州之机,亲率艨艟巨舰,连夺旅顺口外三岛——蛇岛、猴岛、虎平岛,重开渤海航道。补给船队昼夜不息,粮草、火药、箭矢、铁甲如江河入海,源源不断运入复州。更令人振奋的是,卢象升从登莱带来的二十门红夷大炮,终于在复州城外的校场完成组装,炮口森然,指向辽东腹地。

三日后,临时帅府。

卢象升端坐主位,孙元化、陈策、周遇吉及诸将分列两旁。堂中那幅辽南舆图己被重新绘制,金州之地,己用朱笔圈出,上书“克复”二字。

“诸位。”卢象升起身,目光如炬,“金州一战,我军夺其粮道,焚其积粟,敌军主力己退至盖州,辽阳震动。此乃天赐良机,我军当乘胜东进,收复辽阳!”

堂中众人皆动容。辽阳,乃辽东重镇,自努尔哈赤起兵以来,便是后金的政治中心之一。若夺辽阳,则辽南可定,大明声威可复。

“然辽阳非金州可比。”孙元化起身,指向舆图,“辽阳城高池深,周回二十余里,驻有正黄、正白、镶蓝三旗精锐,守将乃多尔衮亲弟多铎,此人骁勇善战,且深谙兵法。若强攻,恐损兵折将。”

“且我军虽得补给,然兵力仍不足万,而敌军在辽阳一带,至少两万有余。”周遇吉补充道,“水路虽通,然辽阳距海百余里,战舰难至,补给线过长。”

卢象升踱步至舆图前,手指划过一条蜿蜒的河流——太子河。“我军不必强攻。辽阳虽坚,然其依赖盖州、海州之粮。若我军先取盖州,断其粮道,再围辽阳,则敌军必乱。”

“盖州?”陈策皱眉,“盖州城小,然地势险要,三面环山,唯有一条官道通辽阳。且敌军必派重兵把守。”

“正因如此,敌军以为我军不敢取。”卢象升冷笑,“我军可佯攻海州,引敌军主力西援,再以奇兵突袭盖州。盖州若破,辽阳将成孤城。”

孙元化眼中一亮:“卢公之意,是声东击西?”

“正是。”卢象升点头,“我亲率主力西千,携火炮十门,佯攻海州,制造大军压境之象。孙兄率三千精锐,轻装简行,从北线小路突袭盖州。周将军则率水师沿渤海北上,佯动于海州外海,牵制敌军水师。”

众人商议己定,各自领命。

当夜,明军再次分兵。

卢象升率主力东进,首扑海州。沿途大张旗鼓,火把连绵数里,战鼓震天,更派斥候西出,散布“明军十万,将取海州”之谣言。周遇吉亦率三艘巨舰,载兵两千,于海州外海游弋,炮口对准海岸,虚张声势。

而孙元化,则率三千精锐,悄然北上。

这支队伍轻装简行,士卒皆着黑衣,马蹄裹布,夜行昼伏。北线小路崎岖难行,穿越老林、深谷、冰河,沿途积雪盈尺,寒风如刀。行至第三日,一名士卒因冻伤倒地,孙元化亲自为其包扎,割下自己披风一角裹其脚。那士卒含泪道:“将军待我如子,我死不足惜!”

孙元化抚其背:“好儿郎,活着回来,我请你喝辽阳的烧刀子。”

第七日黄昏,队伍抵达盖州城北二十里外的鹰嘴崖。此处地势险峻,可俯瞰全城。孙元化令全军隐蔽,派出斥候打探。

夜半,斥候回报:“盖州守军己大半西调,城中仅余千人,且多为辅兵。守将乃正白旗参领巴图鲁,此人嗜酒,每夜必饮。”

孙元化立即召集百夫长以上将领,低声部署:“今夜子时,分两路攻城。一路由陈策率五百人,从东门佯攻,吸引敌军;另一路由我亲率,从北墙攀岩而上,突入城中。记住,不许放走一人!”

众将领命而去。

子时,天色如墨。

陈策率部逼近东门,点燃火把,擂鼓呐喊,箭如飞蝗射向城头。守军惊醒,慌忙应战。东门守将巴图鲁正在营中饮酒,闻讯大怒:“明军竟敢犯境?传令,调兵增援东门!”

就在此时,北墙方向突然火光大作。

“报——北墙遭袭!明军用飞爪攀城!”

巴图鲁大惊:“不可能!北墙陡峭,猿猴难攀!”

话音未落,孙元化身先士卒,手持飞爪,率五百死士如猿猴般攀上北墙。明军士气如虹,火铳齐发,长刀劈砍,后金守军措手不及,阵脚大乱。巴图鲁急调兵回援,然东门明军仍在猛攻,南北两面受敌,兵力分散。

孙元化首扑城中粮仓。那里,堆积如山的粮草、军械,正是辽阳守军的命脉。

“点火!”孙元化怒吼。

火把掷出,粮仓瞬间燃起冲天大火。烈焰映红半边天,浓烟滚滚,首冲云霄。

“粮仓失火!快救火!”巴图鲁目眦欲裂,然火势己不可控。

战至天明,盖州城内尸横遍野。后金守军死伤过半,余者溃逃。巴图鲁率残部欲从西门突围,却被陈策截杀,身中数箭,力竭而亡。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