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天刑自律 > 第62章 飞升禁地探索者(第1页)

第62章 飞升禁地探索者(第1页)

锁定“庚子年第七号灵玉矿脉枯竭案”这桩旧悬案后,陆执并未急于求成。他深知,在甲叁区,任何突兀的举动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他需要耐心,需要一个水到渠成的契机,将对此案的调查融入日常、不起眼的工作流程中。

机会出现在数日后。陈风执事下达指令,要求对甲叁区内所有与“资源异常”、“地脉变动”相关,且百年内未有后续记录的陈旧卷宗进行二次梳理和风险评级更新,目的是排查是否存在因当年调查疏漏而遗留的潜在隐患。这正是一个绝佳的、可以光明正大调阅并“深入研究”那桩旧案的借口。

陆执领命后,首先快速处理了其他几件类似的普通卷宗,最后,才将那份关于“第七号灵玉矿脉”的卷宗郑重地摆在面前。他并未首接表现出过度的兴趣,而是如同处理其他卷宗一样,一丝不苟地重新核对了所有记录,并按照规程,调阅了与之相关的、所有未被列入高密级的周边资料。

他申请调阅了该矿脉的详细地理图志、历年开采记录、以及周边区域(包括那处废弃祭祀遗址)的早期勘探报告。这些资料权限不高,分散在不同的归档区域,调阅行为合情合理。

在等待资料送达的间隙,陆执的脑海中不断回响着卷宗末尾那张简图上的古老标记,以及封灵枷传来的微弱共鸣。他几乎可以肯定,那处遗址非同寻常。

然而,当相关的地理图志和勘探报告被送来时,他却发现,关于那处祭祀遗址的具体记载寥寥无几,仅有一份极其简短的初步勘探笔记,提到其“建筑风格古朴,非己知任何历史时期,铭文残缺无法辨识,无明显灵力残留,评估为低价值遗迹”,建议“维持原状,无需进一步投入”。

这份报告的结论,与陆执的感知和推测截然相反!

要么是当年的勘探者水平低劣,要么……就是有人刻意淡化了这处遗址的重要性!

这个发现让陆执更加确信,自己找对了方向。他不动声色,继续深挖。这一次,他将调阅范围扩大,申请查看与“第七号灵玉矿脉”处于同一山脉走向的其他资源点记录,试图从更宏观的角度寻找蛛丝马迹。

就在翻阅一份关于邻近一处“青辉石矿”的早期开发卷宗时,一行不起眼的记录引起了他的注意。该卷宗在描述矿脉发现过程时提到,勘探队曾在该区域遭遇过一次短暂的“空间涟漪”现象,并发现了一些不属于己知矿物的“奇异结晶碎片”,但该现象转瞬即逝,碎片也因“性质不稳定”而迅速崩解,故未做深入调查,仅作为轶事记录在案。

“空间涟漪”?“奇异结晶”?

这两个词如同闪电般击中了陆执!他立刻联想到那些被严玄处理的、关于探索“飞升禁地”的案件!许多禁地被描述为空间不稳定,且伴有未知物质或能量现象!

难道,“第七号灵玉矿脉”附近,或者说,那处废弃祭祀遗址所在区域,在很久以前,曾是一个不稳定的、与所谓“飞升禁地”性质类似的空间节点?那场导致灵玉灵蕴枯竭的“异常”,并非地脉变动,而是这个空间节点在某个特定时间被意外激活,吸走了大量灵蕴?甚至……有人曾试图通过这里,进行某种“探索”?

这个猜想让陆执呼吸一窒。

他立刻重新审视“第七号灵玉矿脉枯竭案”的卷宗,重点关注时间节点。庚子年……他迅速在脑海中对照从天刑司内部纪年表中看过的重大事件。猛然间,他想起曾在某份无关的简报中瞥见过,就在庚子年前后数年,曾有过数起小规模的、关于“非法探索未知空间裂隙”的记录,但最终都因“裂隙不稳定自行闭合”或“探索者失踪”而不了了之,并未上升到由严玄亲自处理的“禁地探索”级别。

将这些碎片信息串联起来,一个被尘封的故事逐渐浮出水面:

在庚子年期间,或许是因为某种未知的宇宙潮汐或地脉波动,“第七号灵玉矿脉”附近那个古老的空间节点(以祭祀遗址为标记)被短暂激活了。有探索者(可能是偶然发现,也可能是有备而来)试图进入其中。探索过程引发了剧烈的灵蕴抽取,导致矿脉枯竭。而这次探索,最终可能以失败或探索者失踪告终。由于节点很快恢复稳定,且事件影响范围较小,加上可能存在的有意掩盖,最终被当作普通的“资源异常”处理,埋没在了浩如烟海的卷宗里。

而那位或那些无名的探索者,他们或许就是更低调、更不为人知的“飞升禁地探索者”!他们的目标,可能正是那被“绝地天通”所隔绝的、真实的外部世界!

陆执缓缓靠向椅背,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冰冷的桌面。

他锁定的,不仅仅是一桩旧悬案。

他可能找到了一个未被天刑司正式记录的、失败的“飞升禁地”探索案例!一个被主流视线忽略的、可能保存着更多原始痕迹的“遗迹”!

比起那些被严玄严密监控和清理过的著名禁地,这里,或许风险更小,而可能存在的线索,却未必更少。

飞升禁地的探索者,即便失败,他们的足迹,也可能为他指明方向。

陆执的眼神,再次投向卷宗上那处被简单标记的祭祀遗址方位。

下一步,他需要想办法,亲自去那里看一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