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的足迹说说 > 第40章 朱家尖渔家宴 大海馈赠的家常味(第2页)

第40章 朱家尖渔家宴 大海馈赠的家常味(第2页)

“好啊,那我们就比赛,谁抓的多,中午谁就能多吃一个文蛤!”陆帆笑着说,乐乐的积极性更高了,拉着阿妹姨的手就往门外走。

南沙离村子不远,走路大概十分钟。清晨的沙滩上还没多少人,露水沾在沙子上,踩上去凉凉的,带着一点湿软的触感,沙子从指缝里漏下去,细细的,像面粉一样。远处的海水是渐变的蓝,从近岸的浅蓝到远处的深蓝,最后和天空连在一起,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海面上有几艘小渔船,渔民们正在撒网捕鱼,船帆在阳光下泛着白色的光,像海鸥的翅膀。

“赶海要趁退潮的时候来,现在刚好是退潮,沙滩上能捡到不少好东西。”阿妹姨蹲下身,用铲子轻轻拨开沙滩表面的细沙,很快就露出一个小小的洞口,洞口周围有一圈细密的沙粒,像一个小小的同心圆,“你看,这个洞就是小螃蟹的家,小螃蟹平时就躲在里面,等退潮了就出来找吃的。你轻轻挖下去,挖到十厘米左右,就能找到它了。”

陆帆学着阿妹姨的样子,蹲在沙滩上,手里拿着小铲子,小心翼翼地挖着。沙子很细,顺着指缝往下漏,不一会儿,他就看到一只指甲盖大小的小螃蟹从沙子里爬出来,通体透明,只有眼睛是黑色的,像两颗小小的黑珍珠,它跑得飞快,六条小腿不停地动,差点从他的指缝里溜走。

“小心点,别让它跑了!”乐乐在旁边着急地喊,手里拿着小网兜,随时准备帮忙,“小螃蟹跑得可快了,你要捏住它的背壳,别捏它的腿,不然它会夹你的!”

陆帆连忙按照乐乐说的,轻轻捏住小螃蟹的背壳。小螃蟹在他掌心里轻轻挣扎,小爪子挠得手心有点痒,像羽毛轻轻划过。“原来小螃蟹这么小!”他忍不住笑起来,把小螃蟹放进乐乐递来的小网兜里,“这个能吃吗?看起来好小啊。”

“这个太小啦,不够塞牙缝的!”阿妹姨笑着走过来,手里的小篮子里己经装了几只小海螺,“我们赶海主要是捡花蛤、蛏子,还有文蛤,小螃蟹大多是乐乐玩的。你看那边的沙滩,有一个个小孔的地方,下面就是花蛤,那些小孔是花蛤呼吸用的,用铲子挖下去十厘米,就能挖到。”

陆帆顺着阿妹姨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沙滩上布满了细密的小孔,像撒了一把芝麻,密密麻麻的。他走过去,用铲子轻轻挖了一下,沙子很软,铲子很容易就陷了进去。不一会儿,他就看到几个带着花纹的花蛤,藏在的沙子里,外壳是浅褐色的,上面有不规则的深色条纹,像极了沙滩的颜色,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

“花蛤要趁活的时候煮,不然会有沙子。”阿妹姨一边挖一边教陆帆,手里的铲子飞快地动着,不一会儿就挖了十几个花蛤,“挖上来的花蛤要放在清水里,滴几滴香油,香油能让花蛤张开壳,把沙子吐出来,大概要吐两个小时,这样煮的时候才不会硌牙。要是不吐沙子,吃的时候硌牙,就不好吃了。”

乐乐也不甘示弱,拿着小铲子在旁边挖得不亦乐乎,他的动作比陆帆熟练多了,很快就挖了几个花蛤,还捡到了一个小小的文蛤,举起来给陆帆看:“哥哥,你看这个文蛤,比你的花蛤大!奶奶说文蛤比花蛤鲜,中午我们清蒸文蛤吃,可好吃了!”

他还时不时举起挖到的小海螺给陆帆看,有的海螺壳是螺旋形的,有的是扇形的,颜色也不一样,有白色的、褐色的,还有带花纹的。“哥哥,这个海螺能吹出声,我教你怎么吹。”乐乐把一个螺旋形的海螺递过来,“你要把海螺的小口放在嘴边,轻轻吹气,不要太用力,不然吹不出声。”

陆帆接过海螺,按照乐乐说的,把小口放在嘴边,轻轻吹了一口气。果然,海螺发出“呜呜”的声音,比乐乐那个贝壳的声音更悠远,像海风穿过山洞,带着大海的辽阔。乐乐拍着手,笑得格外开心:“哥哥,你吹得真好!比我吹得还好听!”

阳光渐渐升高,沙滩上的人也多了起来。有带着孩子来赶海的游客,爸爸妈妈拿着铲子挖花蛤,孩子拿着小网兜抓小螃蟹,笑声传遍了整个沙滩;有提着篮子捡贝壳的老人,他们弯着腰,仔细地在沙滩上寻找着好看的贝壳,偶尔捡到一个漂亮的,就小心翼翼地放进篮子里;还有几个年轻人在沙滩上放风筝,风筝的形状有蝴蝶、老鹰,还有鲸鱼,飞得很高,在蓝天上变成一个个小小的黑点,风一吹,风筝线“嗡嗡”地响。

阿妹姨的竹篮己经装了大半,里面有花蛤、蛏子、小海螺,还有几个拳头大的文蛤,外壳厚实,上面带着深色的斑点。“差不多了,我们回去吧,再挖下去太阳就太晒了,中午的太阳毒,容易晒伤。”阿妹姨拍了拍手上的沙子,把小铲子放进竹篮里,“中午给你做花蛤豆腐汤、清蒸文蛤,再炒一盘蛏子,让你尝尝我们渔家的家常菜,都是自己挖的海货,鲜得很。”

乐乐也收起了小网兜,网兜里装着十几只小螃蟹,还有几个好看的贝壳,他小心翼翼地把网兜抱在怀里,生怕小螃蟹跑了:“奶奶,我们明天还来赶海好不好?我还想挖更多的花蛤,还要捡更大的贝壳。”

“好,明天还来。”阿妹姨笑着答应,牵着乐乐的手,和陆帆一起往村里走。沙滩上留下了他们的脚印,深浅不一,像一串快乐的音符,海浪一次次冲上来,把脚印轻轻抚平,又留下新的痕迹,仿佛大海在温柔地记录着这段时光。

回到阿妹姨家,陆帆帮着把挖来的海货倒进一个大搪瓷盆里,阿妹姨从厨房拿来一瓶香油,滴了几滴在水里:“这样花蛤就能吐沙子了,我们先去摘枇杷,等回来沙子就吐得差不多了。”

院子里的枇杷树结满了金黄的枇杷,阿妹姨搬来一个梯子,靠在树上,小心翼翼地爬上去,摘了一串熟透的枇杷:“这个枇杷树有三十年了,是我嫁过来那年种的,每年都结很多枇杷,甜得很,没有一点酸味。”她把枇杷递给陆帆,“你尝尝,刚摘的,新鲜得很。”

陆帆接过枇杷,剥开皮,里面的果肉是橙黄色的,晶莹剔透,咬了一口,甜汁立刻充满了整个口腔,带着淡淡的清香,没有一点酸味,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一丝回甘。“太甜了!比我在超市买的枇杷甜多了!”陆帆忍不住赞叹,又剥了一个放进嘴里。

乐乐也摘了几个枇杷,坐在石凳上,吃得满脸都是汁水,阿妹姨拿出手帕,帮他擦了擦嘴,笑着说:“慢点吃,没人跟你抢,还有很多呢,吃不完可以带回去。”

等他们摘完枇杷,搪瓷盆里的花蛤己经吐完了沙子,壳都张开着,露出里面嫩黄色的肉。阿妹姨把花蛤、蛏子、文蛤分别放进不同的盆里,清洗干净,准备做饭。她从院子里的晾衣绳上取下一串黄鱼鲞,鱼鲞己经晒得金黄,表面泛着油光,闻起来有淡淡的咸香。

“我们渔家最喜欢吃鱼鲞,以前没有冰箱,捕鱼多了吃不完,就晒成鱼鲞,能放大半年。”阿妹姨把鱼鲞放进温水里泡软,一边泡一边说,“鱼鲞的做法很多,可以烧肉、可以煮汤、还可以清蒸。今天给你做鱼鲞烧肉,这是我们这里的家常菜,鱼鲞的咸香能去掉肉的油腻,肉的油脂又能让鱼鲞更润,好吃得很。”

她走进厨房,陆帆也跟着进去帮忙。厨房不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墙壁上贴着白色的瓷砖,灶台上摆着几个青花瓷碗和一个旧的搪瓷盆,搪瓷盆上印着“劳动最光荣”的字样,己经有些褪色。灶是柴火灶,灶膛里烧着木柴,火苗“噼啪”地响,锅里的水己经烧开,冒着热气。

阿妹姨从冰箱里拿出一块五花肉,肉是本地养的土猪肉,肥瘦相间,颜色是粉红色的,看起来很新鲜。“这肉是昨天村里的杀猪匠送来的,土猪肉比饲料养的猪肉香,就是贵点,不过偶尔吃一次也值得。”她把肉切成小块,放进热水里焯了一下,去掉血水,然后捞出来沥干水分。

她把锅烧红,倒了一点菜籽油,油是村里的油坊榨的,颜色是金黄的,倒在锅里时还带着淡淡的花生香。等油热到冒青烟时,她把五花肉放进去,小火慢慢煸炒,肉里的油脂渐渐被煸出来,肉的颜色也变成了金黄色,看起来格外。

“炒五花肉要小火慢炒,把油煸出来,这样肉才不腻。要是火太大,肉就炒焦了,不好吃。”阿妹姨一边炒一边说,手里的铁铲轻轻翻动着肉块,“你看,现在肉己经煸得差不多了,油也出来了,接下来就放鱼鲞。”

她把泡软的鱼鲞切成小块,放进锅里,和五花肉一起翻炒。鱼鲞一进锅,就发出“滋滋”的声音,香味立刻飘了出来,那是一种混合着海腥和油脂的咸香,不冲鼻,却格外勾人。阿妹姨又加入适量的生抽和一点点白糖,生抽是本地酿的,颜色很深,香味很浓;白糖是为了提鲜,中和鱼鲞的咸味。

“生抽不能放太多,不然会太咸;白糖也不能放太多,一点点就够了,主要是提鲜。”她翻炒均匀后,加了半碗清水,盖上锅盖,用小火慢慢炖,“鱼鲞烧肉要炖半个小时,让鱼鲞吸满肉的油脂,肉也吸满鱼鲞的香味,这样才好吃。”

炖肉的间隙,阿妹姨开始做花蛤豆腐汤。她把洗干净的花蛤放进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烧开。水开后,花蛤一个个张开了壳,汤也变成了奶白色,像牛奶一样。她把切好的嫩豆腐块放进去,豆腐是村里的豆腐坊做的,嫩得像布丁,轻轻一碰就会碎。

“豆腐要最后放,放早了会煮碎,不好看也不好吃。”阿妹姨用铲子轻轻推动着豆腐,避免豆腐粘在锅底,“再煮五分钟,豆腐就熟了,然后撒点葱花和香菜,滴几滴香油,汤就做好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