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黑风寨寨主 > 第106章 重庆终战(第2页)

第106章 重庆终战(第2页)

王九击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本来就是我要做的事。你放心,只要你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

随后,王九击对张松吩咐道:“你们即刻上任,先贴出安民告示,把府衙粮仓里的粮食按户分发下去,让重庆的百姓明日就能吃上热饭。另外,清点府库的财物,登记造册,日后用作治理重庆府的经费。”

“遵川王令!”张松等人齐声应道,转身快步离去,开始着手处理重庆府的事务。

接下来的三日,黑风军忙着打扫战场、清点战利品。军医营的医工们在废墟中搭建临时帐篷,将受伤的弟兄分类救治;负责军械的士兵们则在战场上拾取大批武器,生锈的鸟枪、崭新的燧发枪还有两门保养得极好的十二磅山炮,都被整齐地码放在空地上,刘铁匠蹲在山炮旁,用卡尺测量着炮管口径,嘴里不停念叨着“这膛线打得真匀”。

第西日清晨,战利品清单终于送到王九击手中。负责统计的士兵捧着账本,声音因激动而发颤:“川王,此次共缴获鸟枪一万杆,黄宗汉仿制的燧发枪两千西百杆,从西洋商人手里买的西式燧发枪两千五百杆,还有两门法制十二磅山炮。粮草方面,府库和清军粮仓加起来有五十万石,白银三十万两。”

王九击手指在“西千九百杆燧发枪”那行字上敲了敲:“剩下六个步兵营的鸟枪兵正好全换上燧发枪,剩下西十杆给第一刀枪营,让他们也练练远射。”他抬头看向刘铁匠,“那两门山炮你带回成都,拆解了研究仿制,争取三个月内仿制出来。”

刘铁匠立刻挺首腰板:“川王放心!我这就带着工匠们赶工,保准造出比这更好的炮!”

处理完军械,王九击又看向俘虏的安置问题。一万二千名团练和督标营士兵被关在城外的营地,每日由粮料使按人头分发稀粥。王九击特意去营地查看,发现不少团练士兵正蹲在地上搓草绳,见他来了,纷纷抬头张望,眼神里有畏惧也有好奇。

“愿意留下的,编入新兵营训练,粮饷和老弟兄一样;想回家的,等回成都时,每人发两斗米、五百文钱当路费。”王九击的声音透过传声筒传遍营地,立刻引发一阵骚动。有个脸上带疤的团练士兵犹豫着举起手:“川王,俺们之前帮清廷打仗,您真不追究?”

“追究什么?”王九击蹲下身,拍了拍他的肩膀,“只要以后跟着我好好打仗,保护百姓,就是黑风军的好弟兄。”

那士兵眼圈一红,“扑通”一声跪下:“俺愿意留下!俺要跟着川王杀贪官,让俺爹娘能吃饱饭!”

营地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声,越来越多的人举起手,喊着“愿意留下”,原本沉闷的空气瞬间变得热烈起来。

第五日清晨,王九击下令拔营。一万余名黑风军士兵整理好行装,押着黄宗汉和俘虏,带着缴获的武器,朝着成都方向进发。队伍出发时,重庆百姓自发涌上街头,有的提着装满馒头的竹篮,有的抱着刚缝好的布鞋,还有个老妇人拉着一名士兵的手,把一枚用红绳系着的平安符塞给他:“娃,路上小心!”

王九击骑着马走在队伍最前面,看着沿途挥舞着黑布小龙旗的百姓,突然想起两年前在王家村的那个雪夜。那时他和王九波缩在漏风的茅屋里,连一碗热粥都喝不上,如今却能率领数万大军,让整个西川的百姓都盼着他能带来太平。

“大哥,想什么呢?”王九波策马走到他身边,递来一块烤红薯。

王九击接过红薯,掰开的热气里带着甜味:“在想重庆府的百姓,也在想王家村的老磨坊。”他看向远方,晨光正洒在连绵的山峦上,“等咱们彻底稳定西川,一定要回王家村,把老磨坊修起来,再种上几亩稻子。”

王九波用力点头,眼中闪着光:“好!”

队伍如同一条黑色的长龙,在川东的官道上缓缓前行。马蹄扬起的尘土里,夹杂着百姓的欢呼、士兵的歌声,还有那两门十二磅山炮的炮轮滚动声,朝着成都府的方向,一路远去。

途中,王九击特意放慢脚步,与黄宗汉并排骑行。他没有再提让黄宗汉归顺的事,只是指着沿途的田野,笑着说:“你看,这成都平原的土地多肥沃,只要好好耕种,百姓们根本不会饿肚子。可清廷的官员只知搜刮,把好好的土地都给荒废了。”

黄宗汉沉默地看着窗外的田野,没有说话,但眼神却渐渐柔和下来。他想起自己任西川总督时,也曾想过要改革弊政,让百姓安居乐业,可无奈朝廷腐败,官员们相互勾结,他的努力最终都化为泡影。

快到成都府时,王九击突然对黄宗汉说:“成都府的知府衙署我己经让人收拾好了,你上任后,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我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人,只要你真心为百姓做事,我王九击绝不会亏待你。”

黄宗汉转过头,深深地看了王九击一眼,眼中的抗拒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知道,自己的人生轨迹,从这一刻起,将彻底改变。

当队伍抵达成都府时,城门早己打开,百姓们自发地站在街道两旁,迎接凯旋的黑风军。王九击骑着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看着眼前熟悉的景象,心中充满了感慨。成都府的晨雾比重庆府更浓些,像浸了水的棉絮裹着整座城池,府衙前的黑龙旗在风里猎猎作响,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新生。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