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朕相信大家也明白了,我们大明朝最不缺的就是出师的名分。”】
【朱高灿在这个时候开口打断了满朝百官的议论声。】
【“那些没有将我大明朝放在心上的番邦小国,我们随时可灭,而且在灭掉他们的同时,亦可以极大的震慑宵小。”】
【说着,朱高灿的目光逐渐凌厉,背靠大明这个庞大的帝国,朱高灿说话就是这么的有底气!】
【满朝文武百官纷纷跪服,高声歌颂朱高灿。】
【“陛下英明神武!宵小之辈必不敢放肆。”】
【“如此看来,我大明举行阅兵大典对维持大明百利而无一害,微臣认为,陛下可在日后多举行几次阅兵大典。”】
【闻言,朱高灿点了点头,这与他心中所想一样。】
【“嗯,不错,朕确实打算三年以后再举行一次,届时可以邀请更多的国家来观阅。”】
【“第一次阅兵那些国家未了解我大明之威我可以原谅,但是第二次呢?不管是什么借口,只要不接受我们的邀请,我们是否可以视其为不知好歹?”】
【“……”】
洪武位面,朱元璋正带着一众百官上朝。
看到这一幕,朱元璋心中逐渐升起一股热血。
朱元璋起了兴致,忍不住开口了:
“诸位,你们来看一看,咱们大明可不可以效仿一下咱的孙儿,也举行一个阅兵大典?”
在朱元璋开口后,堂下,李善长等人无不是陷入了沉思。
理智告诉他们朱元璋这一朝并不适合举行阅兵,但现在朱元璋正在兴头上,他们根本不敢提出与朱元璋悖逆的意见。
其中,唯有太子朱标站出来反驳了朱元璋的提议,
“父皇,儿臣认为不可。”
见是自己的好大儿朱标开口,朱月红并没有动怒,而是一脸疑惑的看向朱标。
“哦,标儿,此话怎讲?”
“父皇,我们这一朝与高灿那一朝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什么区别?”
朱标微微欠身,恭敬的为朱元璋做出分析。
“父皇,在高灿那一朝,周边最强大的瓦剌部己经被高灿所消灭,其余的那些小国与大明差了太多太多,可以说是大明一家独大。”
“而在我们这一朝,北方尚有未能肃清的北元余孽,他们雄踞北方,时刻对我大明朝虎视眈眈,意图取而代之。”
“我们的大明虽在实力上强于北元,但两者的实力相差并非不可逾越。”
“还有另外一点,我们武器的升级速度完全比不过高灿那一朝。”
“综合而看,若是我们不加任何的防范就举行阅兵,到时候很可能会对北元暴露出破绽,于我大明朝的发展不利。”
朱标分析的非常到位,可以说是字字珠玑。
朱元璋在朱标说完之后,自己同样也是陷入了沉思,最终,朱元璋认可了朱标的说法。
“标儿,还是你看的透彻,咱孙儿的方法并不是所有朝代都可以模仿的。”
说到这个问题,朱元璋心中又产生了另外一个疑惑。
朱元璋看向朝堂下的一众大臣。
“诸位爱卿,你们说,除了咱大孙的那一朝,还有哪个朝代可以完成这阅兵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