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全听主公吩咐。”
赵云闻言不由无言以对,虽然他对自己的实力有些绝对的自信,但刘晁所言也不无道理。
“呵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今日吾在此向尔等保证,不论是谁要成家,宅邸彩礼等一应花销,全从吾私库中扣除。”
刘晁闻言,顿时面露喜色,随即看向麾下众文武认真的说道。
“多谢主公!吾等必誓死效忠主公!”
众人闻言齐齐一喜,跪拜感谢,对此感激不己。
以他们如今的身份娶妻,定然不可能是平民百姓,即便是要一般宅院,那也要数十万五铢钱起步,一应花销下来,怎么也要百万钱。
也就等于刚刚刘晁那一番话下来,又要陆陆续续支出数千万五铢钱。
不过刘晁却觉得颇为值得。
即便是放在后世,投资下一代,对国家来说都算得上是正确趋势,更别说是在这个人力物力相对更加值钱的古代了。
没有了异族的侵扰,今年的雁门郡一片祥和,欣欣向荣,郡内不少废制县城也都被刘晁重新发展起来。
其中的花费,不计其数,但对此刘晁依旧是趋之若鹜。
秋忙过后,他又开始大肆动用民力物力,修缮雁门关和废弃诸县。
再加上刘晁不计后果大肆治理郡县,方方面面都要花钱。
刘晁的私库金钱,也在迅速脱水,即便是以他的赚钱能力也是入不敷出。
至于他欠的那些粮草,那更是不可能还得起的。
对此,刘晁也只能装起了老赖,派人西处游走,前去好说歹说,才将期限延长到三年后。
他收购那些粮草时,粮草普遍的正常价格为每石500五铢钱,属于正常偏紧的粮价。
200万石也就是十亿五铢钱,以他现在的赚钱能力,即便不算雁门郡内的各种花销和支出,也要近两年时间。
这日,己然怀孕三月的甄姜,不由找到了刘晁,缓缓劝说道:
“夫君,咱们的私库金钱如今己然见底,郡内各县的建设支出,是否能够暂缓一二?等到财政富裕后再行土木?”
对于刘晁大兴土木,宁愿自己拿钱,也要建设好雁门郡的做法,很多人都对此十分不解。
一些人更是认为刘晁好高骛远,好大喜功。
在他们看来,大肆建设雁门对稳固根基虽有益处,但付出和收获却是完全不成正比。
至于其中比较长远的看法,则被认为是好大喜功,用力过猛。
“雁门郡是我大汉北方门户,未来若是想要收复大汉五原,云中等郡,还需雁门郡用来作为缓冲。
如今吾等大兴土木,虽无法将好处快速变现,但却是功在千秋,利在万代。”
刘晁摇了摇头,随即再次解释道。
身为后世之人,来到这个时代,自然拥有一些理想。
建设雁门,能很大程度上防止后世五胡乱华的发生。
而且他在当初大破匈奴,却未曾完成任务后,想到了另一个完成平定五胡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