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中丘侯接任雁门太守后不思保境安民,反而扩军屯粮备战创建屠蛮军,意欲挑唆边境战争,打破汉匈之间的和谐,其心可诛也!请陛下治罪!”
“陛下,中丘侯扩军屯粮,导致雁门郡粮价突涨,百姓买不起粮食,饿殍遍野,民不聊生,请陛下治罪。”
“陛下,中丘侯前番缴获羯族五千战马和械重若干,却不上报朝廷,意欲屯兵谋反,还请陛下明察!”
……
一时间,洛阳的朝堂之上,尽是参奏刘晁的声音。
哪怕是大将军何进听到这些话,都忍不住微微皱眉,有些头疼。
心中暗暗后悔接受了刘晁的政治靠拢。
不过想到宫中那位妹妹的交代,他还是无奈的上前拱手说道:
“启禀陛下,群臣所言之事不过是片面之词。
据微臣了解,中丘侯尚未到任便遇到了羯族叛乱,劫掠雁门,意图祸乱黄巾流民队伍。
好在中丘侯有识人之明,提前命吴郡顾氏的顾雍前往雁门布局,最终联合皇甫节老将军,一举大败羯族。”
“哦,原来是这样,不过群臣刚刚所言粮价突涨,吃不起粮食又是何故?”
灵帝微微颔首,随即不由皱眉问道。
他只是贪图享乐,还没有昏庸到对境内百姓吃不起饭而视若无睹。
“那是因为雁门附近粮商趁机涨价,与中丘侯本身的关系不大。”
何进闻言,只能再次出言继续解释道。
“既然如此,那就令晁弟尽快解决此事。
对了,还要让他尽快将那些缴获的战马送往河内贩卖,充当国库。”
灵帝微微点头随即说道。
“陛下,雁门郡百废俱兴,急需朝廷拨款,安定流民,至少需要五十万石粮草,才能安定雁门郡……”
“停停停,那些战马就交由晁弟自行处置了,如今朝廷国库空虚,无力支撑。
既然当初是他非要让那些流民迁往雁门郡,那粮草的问题,还要麻烦晁弟自行解决才是。”
灵帝嘴角抽了抽,顿时不再去打那些战马的主意。
灾荒战乱之年,五千匹战马的价值,平衡优劣后,能侯换取到的粮食,绝不可能超过20万石。
再加上雁门郡如今的情况,估计换取到十万石粮草都费劲。
虽然从其他地方运送粮草会便宜些,但一路之上的民夫消耗折损,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就连蔡邕都忍不住皱紧眉头。
觉得此事说不定会成为刘晁日后仕途生涯中的污点。
雁门郡。
刘府。
蔡文姬俏脸煞白,不由爬在刘晁胸前哭诉道:
“夫君,雁门如今粮价突涨,百姓买不起粮食,纷纷指责,民怨西起,妾身出府教学之时,也会被人指指点点,这可如何是好?”
“没事,百姓一时间还饿不死,先让子弹飞两天,你这两天就不用去教学了,若是没事就从府中准备一些稀粥,亲自前往城外救济灾民。”
刘晁闻言,不由摸了摸蔡琰乌黑柔顺的秀发,随即略带歉意的安慰道。
蔡琰来到雁门后并没有闲着,而是前往当地私塾教导学子,希望为刘晁培养出足够多的基层官员。
虽然雁门郡有了顾雍坐镇,但其毕竟只有一人,精力有限,还需要一些拥有政治才能的人帮衬,才能更好的治理郡县。
蔡琰本身的政治才能并不算低,又兼具各种知识,用来教书育人再合适不过。
“什么是子弹?”
蔡琰闻言不由眼前一亮,随即又好奇的问道。
“呵呵,就是一种比喻,不必深究,为夫有办法解决雁门郡的饥荒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