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杯”初赛,以线上知识问答的形式进行。
比赛安排在周六上午,各自在家用电脑登录指定平台答题。
这正合陈默的心意。
不用出门,不用见队友,省时省力。
他打算花十分钟随便答完,然后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继续他的周末躺平大业。
九点五十五分,他慢悠悠地打开电脑,登录平台。
团队语音频道自动连接,里面立刻传来周磊紧张的声音。
“默哥!你来了!准备好了吗?我好紧张啊!”
接着是赵晓慧兴奋的嗓音:“陈默学长!我昨晚又发现一个超酷的冷知识!你知道章鱼的血液是蓝色的吗?因为里面有血蓝蛋白!”
陈默把耳机的音量调小了一半。
OS:准备好了,准备好摆烂了。章鱼血是蓝色的?关我屁事。希望题目里别出现这个。
十点整,答题开始。
系统随机抽取100道选择题,涵盖文史、科技、自然、生活等多个领域,限时60分钟。
陈默扫了一眼第一题,关于唐代诗人的代表作。
太简单。
但他不能做对。
他随手选了一个看起来最不靠谱的答案。
错误。
很好,开门红。
第二题,基础物理概念。
继续选错的。
第三题,化学方程式。
还是错的。
他答题的速度很快,几乎不假思索,纯粹靠首觉(错误的首觉)选择。
目标明确:确保错误率在75%以上。
按照团队得分取平均值的规则,他这样的表现,足以将整个团队拖入深渊。
(有没有过“故意搞砸却怕被发现,只能偷偷摸摸操作”的经历?比如考试故意错简单题怕被老师问,敷衍任务怕被看穿,答题时手都有点抖——当时是不是既紧张又盼着“赶紧结束,别出岔子”?)
耳机里,周磊和赵晓慧的动静也不小。
“这题选A吧?不对,C好像也有点道理……默哥的佛系策略是什么来着?随缘?那就选B吧!”这是周磊,主打一个蒙答案靠首觉。
“哇!这道题问哪种植物会‘跳舞’!我知道!是跳舞草!我在一本1978年的《自然奇观》杂志上看到过!选D!”这是赵晓慧,主打一个知识冷僻。
陈默一边机械地点着错误选项,一边听着队友的动静,心里更加安稳。
OS:一个瞎蒙,一个偏门。再加上我这个故意答错的。这要是能晋级,简首是天理难容。
答题时间过半,陈默己经完成了七十多道题,正确率稳居25%左右,完美符合他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