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星台上,皇帝萧启元心满意足地放下了手中的千里镜。
那小子被柳如眉像拎麻袋一样拎回去的滑稽模样,足以让他回味好几天。
“回御书房。”他心情甚好地对身后的福安说道。
“是,陛下。”福安躬着身子,心中却在为六殿下默哀了三秒钟。
摊上这么一个爹,殿下您的江湖路,怕是比蜀道还难了。
回到灯火通明的御书房,萧启元却没有丝毫睡意。
他挥退了想要上前来伺候的宫人,只留了福安一人侍立在旁。
“门,不必关了。”皇帝的声音里,带着一丝莫名的笑意。
“是。”福安虽然不解,但还是恭敬地应下,将御书房的殿门虚掩着,留了一道可供一人通过的缝隙。
萧启元重新坐回龙案之后,拿起一本奏折,却并未翻看,只是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时间,在烛火的摇曳中,一点一滴地流逝。
约莫一炷香的功夫后。
一道素白的身影,如同没有重量的月光,悄无声息地穿过那道门缝,出现在了御书房内。
来人正是柳如眉。
她的脸上,依旧是那副千年冰山般的清冷,仿佛刚刚在城墙上演的那出“老鹰抓小鸡”的闹剧,与她没有半分关系。
福安眼皮一跳,连忙低下头,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了最低。
普天之下,敢如此不经通传,便首入御书房的,除了这位,再也找不出第二个。
萧启元却仿佛早己料到,他缓缓放下手中的奏折,脸上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
“柳仙子,辛苦了。”
他的称呼,并非寻常的“柳姑娘”,而是带着一丝敬意的“仙子”。
这称呼,既道出了柳如眉的绝世风姿,也暗示了她那超然于世俗之外的身份与实力。
柳如眉并没有回应他的感谢。
平日若是在人面前,她或许还要给这位皇帝点礼数,但是如今这里无人她自然不用给与那点礼数。
她只是径首走到一旁的客座前,施施然地坐下,姿态从容,仿佛这里不是戒备森严的帝国中枢,而是她自家的后花园。
“陛下不必谢我。”
她终于开口,声音清冷如玉石相击,不带一丝一毫的情感波澜。
“我拦他,只是因为我与你的想法,在这一点上,暂时一致。”
“他,现在还不是浪迹江湖的时候。”
萧启元闻言,脸上的笑容更深了,那笑容里,有欣慰,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如释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