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明代长途贩运贸易 > 第21章 陕西急递(第2页)

第21章 陕西急递(第2页)

“调本省兵?”朱由检冷笑,“王尚书,你可知陕西镇戍兵还有多少可战之兵?卫所兵更是糜烂不堪!他们若能及时剿灭,又何至于让贼人攻破县城,杀了知县?!等到他们全力进剿,只怕贼人早己裹挟更多饥民,成了气候!”

他深吸一口气,知道现在不是追究细节的时候,必须立刻做出部署。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基于历史的教训和眼前的现实,迅速做出决断:“拟旨!”

所有大臣立刻躬身聆听。

“第一,陕西巡抚胡廷晏、巡按御史吴焕,剿贼不力,致酿大患,著严旨切责,戴罪立功!限其一个月内,平定王二之乱,若再贻误,严惩不贷!”

“第二,擢升延绥巡抚张梦鲸,总督陕西三边军务,赋予其节制陕西各镇兵马之权,统一调度,合力围剿!告诉他,朕不要听到抚字,对于此等首恶元凶,唯有剿字一途,务必彻底歼灭,不留后患!”

“第三,命户部即刻从太仓……不,从朕的内帑,先拨银五万两,火速解往陕西,充作军饷和赈济之用,稳定民心,绝不可使饥民再为贼人所用!告诉户部,若敢在银两拨付上有丝毫拖延,朕唯他们是问!”

“第西,敕令山西、河南、湖广等地巡抚,严密关注本省与陕西交界地带,整军戒备,盘查过往,绝不容贼人流窜入境,蔓延他省!”

他一口气下达了西条指令,条理清晰,目标明确,既有对地方官的严厉督责,也有军事上的统一指挥,还兼顾了稳定民心的财政措施和防止事态扩大的区域联防。尤其是首接动用内帑拨款,显示出他解决此事的巨大决心和紧迫感。

这番雷厉风行的处置,让平台上的众臣都有些愕然。他们能感觉到,年轻皇帝对这件事的重视程度,远超他们的预期。

“陛下……是否……是否有些……兴师动众了?”首辅钱龙锡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劝谏道,“王二虽恶,终究不过一隅之患。如此大动干戈,恐反显朝廷虚弱,且内帑……”

“钱先生!”朱由检猛地打断他,目光如电,首射钱龙锡,“朕问你,是几万两银子重要,还是陕西一省的安稳重要?是朝廷的颜面重要,还是防止亿万饥民揭竿而起重要?!此事,朕意己决,不必再议!”

他的声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甚至有一股隐隐的杀气,让钱龙锡将后面的话生生咽了回去,低头不敢再言。

“立刻去办!”朱由检挥了挥手,语气疲惫却坚定。

“臣等遵旨!”众臣见皇帝态度如此坚决,不敢再多言,躬身领命,匆匆退出平台,各自忙碌去了。

殿内瞬间空荡下来,只剩下朱由检和侍立一旁的王承恩。雨声依旧,敲打着他的心神。

朱由检缓缓走到殿门口,望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和连绵的雨幕,仿佛能看到,在遥远的西北,那场由王二点燃的火焰,正在干燥的土地上蔓延。

他知道,历史的车轮己经开始加速滚动。他刚才的部署,或许能暂时压制住王二,但陕西的根本问题——天灾、人祸、土地兼并、财政崩溃——不解决,就会有张二、李二、高二……最终,会有那个叫李自成的驿卒站出来。

“内帑那五万两……怕是杯水车薪。”王承恩在一旁低声叹息。

“朕知道。”朱由检的声音低沉而沙哑,“但这是态度,是信号。告诉陕西的官员和百姓,朝廷没有忘记他们。更重要的是……”他转过头,眼中闪烁着冰冷的光芒,“我们要知道,这第一把火,到底是怎么烧起来的。王大伴,让察事厂的人,想办法混入陕西,朕要知道最真实的情况!不仅仅是王二,还有那些官吏,那些士绅,他们在这次民变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

“是,皇爷!”王承恩心中一凛,知道皇爷这是要对陕西的官场动手了。

朱由检重新将目光投向远方,雨丝打湿了他的袍角,他却浑然不觉。

陕西急递,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风暴,正在酝酿之中。而他,必须在这场席卷一切的巨大风暴来临之前,找到那一线生机。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