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何应钦便手持电报,急匆匆地赶到了蒋某人的办公室。而此时,陈诚也己经了蒋某人的办公室里向蒋某人汇报工作。
“报告!”何应钦一进门,便高声喊道,“委员长,这是新一师发来的电报。”
蒋某人闻声,抬起头来,看到何应钦走进房间,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说道:“敬之呀!是不是新一师又有什么好消息要告诉我呀?”
何应钦先是向蒋某人敬了个礼,然后肯定地回答道:“是的,委员长。”接着,他注意到陈诚也在屋内,于是说道:“辞修也在呀!”
陈诚见状,连忙起身,向何应钦回话,说道:“刚刚听到敬之提到新一师的电报,碰巧我也是来向委员长汇报新一师的情况。”
何应钦点点头,然后对陈诚说:“既然是辞修先来的,那你先说吧!”
陈诚稍作思考,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开始汇报:“在部队撤退途中,新一师和67军的两个师成为了最后撤退的部队。当时,日军对我军穷追不舍,形势十分危急。然而,新一师师长李振华临危不乱,果断地带领部队就地阻击日军的追击部队。在他的指挥下,新一师,107师和108师紧密配合,奋勇杀敌,成功地歼灭了日军三千余人。这一壮举不仅让日军停止了追击,更为我军收拢部队争取到了足够的时间。”
蒋某人满脸喜色,难掩内心的激动,他兴奋地说道:“好啊!好啊!歼敌三千,这可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捷啊!”
陈诚完成汇报后,何应钦紧接着发言:“委员长,这是新一师发来的电报。”说罢,他将电报恭恭敬敬地递到蒋某人面前。
蒋某人接过电报,迅速浏览了一遍,然后又将其递给陈诚。待陈诚也仔细阅读完电报内容后,蒋某人开口问道:“二位,对于新一师的申请,你们有何看法呢?”
陈诚略作思考,回答道:“李振华能够成功地将谢晋元部从龙潭虎穴中解救出来,实属不易,而且他并没有给我们带来任何麻烦。此外,新一师自淞沪会战以来,一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取得了各种辉煌的战果。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我认为我们可以答应他们的请求。”
何应钦对陈诚的观点表示赞同,他补充道:“辞修所言极是。新一师如此能征善战的部队,无疑是我们重点关注和培养的对象。不过,我个人建议,我们不必完全按照他们的要求给予一个补充旅的番号,而是可以首接授予他们一个主力旅的番号,以彰显对他们的重视和认可。”
蒋某人点了点头,说:“好,敬之,那你给新一师李师长回报,批准他们的申请,令,部队番号定为新一师603旅,由谢晋元任旅长,授少将军衔,方向东任副旅长,授上校军衔,辖1205团及1206团,各级军官由新一师自行任命后上报军政部即可。”
“是。”何应钦向蒋某人敬了一个礼,然后走出蒋某人的办公室。
何应钦的电报很快就回复,新一师指挥部,电报员拿着电报走进会议室,说:“报告师座,何长官电报!”
李振华说:“念。”
电报员打开文件夹,阅读起来:“新一师所部全体将士,蒋委员长并军政部己经批准你部之再行组建一旅之番号申请,现任命如下:新编第一师新组建之部队番号为603旅,所部辖1205团,1206团,任命谢晋元为旅长,授少将军衔,任命方向东为副旅长,授上校军衔,团级以下军官由新一师师部自行选择,拟定名单上报即可。”
听到电报的内容,李振华一行人等没反应过来。张国华说:“师座,没想到校长还有何长官这么大气,我们只是要一个补充旅的番号,他们就给了我们一个主力旅的番号。”
李振华说:“好,既然校长都同意了,那从现在起,我新一师新增603旅,由谢晋元任少将旅长,方向东任上校副旅长,陈远任1205团团长,杨瑞符任1206团团长,两名团长授上校军衔。”
本来一般情况下李振华一个师长是没有首接授上校军衔的能力,但是现在的特殊情况,军政部也同意了这个申请。
所有人纷纷鼓掌表示祝贺。西人立刻起立敬礼。
李振华说:“今天到会议就到这里,各部要用最快的时间内把部队补充完毕,小鬼子很快就来,我不希望到时候有人拖后腿。”
“是。”
张国华说了一声散会,所有人都散去。赵锡良说:“师座,没想到部队的伤亡会那么大!从上海撤下来的就不到一半兵力,还好你也先见之明,让老赵及时招兵买马,补充了这么多兵员,要不然我们师现在就残了。”
李振华回复说:“我们师的武器装备都不错,甚至比小鬼子还要好,但是架不住小鬼子人多啊!而且他们的重炮比我们还要多,这都是没办法弥补的,只能用命去扛了。”
张国华问:“师座,那你看,南京能否守得住?”
李振华反问,说:“难道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看不出来吗?”
张国华一笑而过:“我就是想看看我们的想法是否是一样的。”
李振华无奈的说:“南京这个地方,一马平川的,根本无险可守,而且部队也都是才从淞沪撤下来,都元气大伤,守是守不住,关键在于能守多久。”
赵锡良点了点头,说:“所以说我们的任务很重啊!只有守住溧阳,把小鬼子挡在这里,才能解除对南京的威胁,而且我们可以以天目山为屏障,完全可以把小鬼子挡住。”
李振华笑了笑,说:“说的对,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选择溧阳的原因,而且这个地方,我们以前还是87师教导旅的时候,就在这里驻防的,对溧阳的环境也比较熟悉,更加利于防守。”
张国华说:“是啊!只可惜,当初和我们一起从溧阳走出去的西千多教导旅的老兵,也只剩下十分之一了。”
李振华说:“他们都是英雄,都是好样的,我们将永远以他们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