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林三的密信,通过信鸽,跨越千山万水,抵达辽西总兵府时,李睿正站在锦州港那繁忙的码头上,迎接一支,对他而言,至关重要的队伍。
数十艘来自山东登州府的大海船,在辽西水师的护航下,缓缓地,驶入了港口。
为首的船头上,站着的,正是那位对技术,充满了狂热追求的登莱巡抚——孙元化。
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旅途的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即将见到“圣地”般的兴奋与期待。
“李总兵!元化,不负所托,来了!”
船还未靠稳,孙元化便迫不及待地,对着码头上的李睿,高声喊道。
在他的身后,是近百名,由他亲自挑选的、整个大明最顶尖的“技术人才”。
有精通西洋几何、算术的学者;有经验最丰富的造船大师;有能打造最精密火铳的“神机匠”;甚至,还有那几个让李睿,都感到眼热不已的,高鼻深目、金发碧眼的葡萄牙炮手!
孙元化,几乎是将自己登莱的老底,都给搬了过来!
“孙抚台,一路辛苦!李睿,已备下薄酒,为您接风洗尘!”李睿也是满面春风,亲自上前迎接。
他知道,这批人的到来,将为他那刚刚才搭建起框架的“研究院”,注入最强大的灵魂!
两人相见,没有过多的官场寒喧,就如同多年未见的老友一般,直奔主题。
“李总兵,别的不说!先带我去看看,你的那个‘蒸汽机’!”孙元化的眼中,闪铄着极客般的光芒,“我看了你送来的图纸,简直简直是神来之笔!匪夷所思!我实在想不通,光靠水和火,如何能驱动如此庞然大物?!”
“哈哈哈,抚台大人莫急。”李睿笑道,“蒸汽机,就在研究院里,随时恭候您的大驾。不过,在此之前,我倒是有另一件‘小玩意儿’,想请您,和这几位西洋来的朋友,一起品鉴品鉴。”
说着,他将孙元化等人,引到了港口旁,一处被重兵把守的、新建成的船坞之中。
船坞内,静静地,停泊着一艘,造型极其古怪的“小船”。
说它小,是因为它的长度,不过五丈,比寻常的内河沙船,还要短小。
说它古怪,是因为,它通体,竟然都是由钢铁打造而成!船身狭长,呈流线型,水线之下,还有一个巨大的、如同螺旋般的奇特设备。而船的甲板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根黑洞洞的、看起来与船身极不协调的粗大烟囱!
“这这是”
孙元化和他身后的几个西洋炮手,看着眼前这艘,完全颠复了他们数百年造船认知的“铁疙瘩”,一个个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用铁来造船?
船,不会沉下去吗?
而且那根烟囱,又是做什么用的?
“此物是我为我们未来的水师,准备的一份‘小礼物’。”李睿的脸上,露出了神秘的笑容。
他没有过多解释,而是直接,对着船上的一名亲兵,下达了命令。
“生火!激活!”
“是!”
只见几名士兵,立刻将精炭,送入了船舱内的一个小型锅炉之中。
很快,船上那根黑色的烟囱里,便冒出了一股股的黑烟!
紧接着,一阵“哐当、哐-当”的、充满了力量感的机械撞击声,从船舱的内部,传了出来!
在所有人,惊骇欲绝的目光中,那艘看起来笨重无比的“铁船”,船尾那个螺旋状的设备,竟然开始缓缓地,转动了起来!
“嗡——嗡——嗡——”
螺旋桨搅动着海水,发出一阵低沉的轰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