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屯田所。
李睿最近的心情,很不错。
与“周氏商行”的合作,已经初步展开。第一批由周奎派来的、经验丰富的管事和工匠,已经抵达了宁远。他们带来的,不仅有李睿急需的各种物资,更有那位“朱小姐”捎来的一封亲笔信。
信中,除了商讨一些合作的细节,字里行间,还带着几分少女独有的、淡淡的关怀与问候,让李睿看得是心中一暖。
而更大的好消息,来自于田间地头。
经过一个夏天的疯长,十万亩的玉米和土豆,已经进入了最后的成熟期。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压弯了秸秆;土豆的藤蔓之下,更是隐藏着足以让任何人疯狂的惊人产量。
一个前所未有的、足以震惊整个大明的超级大丰收,已是板上钉钉。
工业方面,在孙元化的远程技术指导和那些南方工匠的帮助下,第一代“赤龙”炮的改良工作,也进展顺利。炮身的重量被减轻,射程却得到了提升。而更让他感到兴奋的,是“化学研究所”里,关于“无烟火药”的研发,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切,都在朝着他规划好的方向,稳步前进。
他甚至已经开始在沙盘上,推演着明年开春之后,对草原上的蒙古部落,进行一次更大规模的“扫荡”,以彻底解决侧翼威胁,并掠夺更多的战马和人口。
然而,就在他沉浸在这种“种田-攀科技-暴兵”的快乐循环中时,一个来自京城的“惊吓”,却毫无征兆地,从天而降。
这天,李睿正在研究院里,和几个工匠,研究着一架新式水力镗床的图纸。
王老三却神色古怪地,从外面跑了进来。
“大人那个京城里,来人了。”
“京城?”李睿头也没抬,一边修改着图纸,一边随口问道,“是曹公公派人送信来了?还是‘周氏商行’的车队到了?”
“不都不是。”王老三的表情,愈发古怪,“是是宫里来的天使。捧着圣旨来的。指名指名要您亲自去接旨。”
“圣旨?”
李睿画图的手,猛地一顿。
他抬起头,眉头微不可查地一皱。
心中,瞬间闪过一丝不祥的预感。
他知道,自己杀了赵廷臣,占了锦州,这事儿,肯定会在京城,掀起波澜。他原本的计划,是让曹正淳和那位神秘的“黄老爷”,在京城为自己周旋,将此事的影响,降到最低,为自己争取更多猥琐发育的时间。
可现在,圣旨竟然直接下来了?
难道是曹正淳办事不力?还是那位“黄老爷”,没能说服他背后的势力?
最坏的结果,是朝廷要将自己,捉拿进京问罪!
一时间,无数个念头,在李睿的脑海中闪过。甚至连“要不要干脆竖起反旗,和这腐朽的大明朝,彻底决裂”的疯狂想法,都冒了出来。
但他最终,还是将这些念头,都压了下去。
现在,还不是时候。自己的根基,还太浅薄。
“走,去看看。”
他放下图纸,整理了一下衣冠,脸上恢复了惯有的平静,带着王老三等人,向着屯田所的大门口走去。
屯田所外,早已是戒备森严。
一队由大内侍卫护送着的、身穿明黄色锦袍的司礼监太监,正捧着一个盖着黄绫的托盘,面无表情地,等侯在那里。
周围,是无数闻讯赶来,伸长了脖子看热闹的军民。他们一个个,都显得比李睿本人,还要紧张。
“是圣旨!真的是宫里来的圣旨!”
“不知道是福是祸啊”
“李大人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好事,陛下应该不会降罪于他吧?”
在众人忐忑不安的目光中,李睿缓步上前。
“臣,宁远卫参将李睿,接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