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尺讲台是您 > 第183章 志愿的迷茫与指引(第1页)

第183章 志愿的迷茫与指引(第1页)

如果说“冲刺能量榜”是点燃学习动力的助燃剂,那么悄然降临的“预填报志愿”环节,则像一股突如其来的寒流,让高二(7)班刚刚燃起的熊熊斗志,瞬间蒙上了一层迷茫的冰霜。

那几张薄薄的志愿预填表格,仿佛重若千钧,压在每个人的课桌上,也压在心头。教室里弥漫开一种前所未有的、掺杂着焦虑、茫然和对于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刷题时的那股子狠劲,在面对“你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终极问题时,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战神”的抉择:赛场还是书斋?

李浩对着电脑屏幕,那张总是洋溢着球场杀气的脸,此刻皱成了一团苦瓜。屏幕上并列开着几个体育院校和综合大学体育特招的页面。

“北体大,专业牛逼,但文化课要求也高,我这分数悬悬乎乎……”

“华东师大,城市好,学校牌子硬,但体育专业不是顶尖……”

“省体院,稳是稳,可总觉得……差点意思。”

他抓了抓刺猬般的短发,烦躁地切换着网页,嘴里念念有词,仿佛在分析对手的战术弱点,但这次,对手是他自己的人生。

“浩子,纠结啥呢?”林远溜达过来,瞥了一眼他的屏幕,“哟,开始研究战略地图了?”

“老林,”李浩哭丧着脸,“这比打全国大赛决赛还难选!我感觉每个选项都像是有陷阱的防守阵型,突哪个都有可能被盖帽。”

林远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笑道:“把你那套篮球智慧用上来啊。选择之前,先明确你的核心战术目标。你是想纯粹走职业球员路线,还是想借助体育这个平台,获得更全面的教育和更多元的发展?”

李浩愣住了,他光想着哪个学校“好”,却没想过“好”是为了什么。

林远点开一个文档,里面是他整理的近几年各类体育相关专业的就业数据和分析。

“你看,纯运动训练专业,出路相对集中在教练、运动员;但像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新闻这些交叉学科,出路就广得多。你的篮球特长是敲门砖,但门后面的世界,取决于你接下来想修炼什么‘技能’。”

他指着屏幕上的数据:“比如这个学校的运动康复专业,结合你的实战经验,未来做个顶尖的队医或康复师,前景很好。而那个学校的体育管理,说不定能把你培养成下一个姚明式的管理者。”

李浩的眼睛随着林远的讲解慢慢亮了起来。原来选择不只是“哪个学校更好”,更是“我想成为哪种类型的‘球员’”。他的纠结,从单纯的院校对比,开始转向对自身未来角色的思考。

“程序猿”的十字路口:光环还是热爱?

另一边,吴明的烦恼则显得更加“凡尔赛”。他的面前,摆着两条金光大道。

一条是顶尖名校C大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校光环耀眼,说出去能让亲戚朋友肃然起敬,但专业并非他的最爱。

另一条是同样优秀但名气稍逊的H大,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全国王牌,科研实力和业界口碑极佳,完美契合他的兴趣和能力。

吴明戴着耳机,但里面没有任何声音。他双手抱胸,眉头紧锁,盯着那两个学校的LOGO,仿佛在调试一段极其复杂的核心代码,任何一个微小的变量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崩溃。

“纠结了?”林远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吴明摘下一边耳机,难得地没有表现出不耐烦,而是带着一丝困惑:“C大平台好,资源多,将来保研、出国可能更容易。但H大的计算机是顶尖的,更适合我。”

“听起来像在选操作系统,”林远调侃道,“是选一个界面华丽、预装软件多但可能有点卡的Windows,还是选一个内核强大、运行高效但需要自己配置的Linux?”

吴明嘴角微微一动,这个比喻很对他胃口。

“我来给你加点‘参数’。”林远拿出手机,点开几个链接,“这是两所学校计算机学院近三年的就业报告,这是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方向,这是知名校友的去向……哦,还有,我托朋友问了下,H大计算机的本科生,大二就有机会进实验室跟国家级项目,而C大那个专业,更偏向传统工科。”

他将数据展示给吴明:“平台重要,但专业领域的深度和资源同样重要,尤其在计算机这种迭代飞快的行业。一个顶尖的专业能给你带来的圈子、项目和机会,未必比一个综合名校的光环差。关键在于,你更看重表面的‘通用性’,还是内核的‘专业性’?”

吴明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敲击着,眼神锐利地扫过那些数据,大脑飞速运转,进行着成本、收益、风险与个人效用的综合评估。林远没有替他做决定,只是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库”,将选择的权重,交还给了他自己的核心算法。

“画师”的忧虑:艺术与分数的博弈

陈小雨则安静得多,她只是默默地在志愿表上勾选了“艺术类”,然后在允许填报的少数几个综合类大学的艺术专业旁打了勾,眼神里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林远注意到她时不时会瞥一眼自己最近一次的模拟考成绩单,那上面的文化课分数,对于心仪的美院附中或者顶尖艺术院校来说,依然是一道需要奋力跨越的门槛。

热门小说推荐

无尽剑装
衣冠胜雪无尽剑装
...
绝望教室
忘记离愁绝望教室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