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尺讲台是您 > 第65章 午休的战场下 战术板上的几何(第1页)

第65章 午休的战场下 战术板上的几何(第1页)

那蓄满了愤怒、憋屈和逃离冲动的拳头,悬在半空,像一颗引信嘶嘶作响的炸弹,随时可能将这片凝固的空气连同那该死的白板一起炸得粉碎。李浩的呼吸粗重如牛,胸膛里翻滚的岩浆几乎要冲破喉咙,灼烧掉最后一丝理智。窗外的呼喊声——“浩哥!掉链子啊?”——像一把烧红的铁钩,狠狠勾扯着他每一根想要奔向自由的神经。

走!必须走!立刻!马上!

他几乎能听到自己骨头在呐喊,肌肉在咆哮。撞开他!推开这个碍事的!冲出去!阳光!球场!汗水!兄弟们!那才是他李浩该待的地方!不是像个囚徒一样对着几张破纸和一块白板!

就在他绷紧的肩胛骨即将爆发出蛮力,那高举的拳头即将化作冲破牢笼的攻城锤的千钧一发之际——

“行。”

一个清晰、平静、甚至带着点奇异松弛感的声音,像一盆带着冰碴的冷水,毫无预兆地泼在了李浩那即将引爆的怒火引信上。

李浩的动作猛地一滞。那炸裂的情绪被这突兀的转折硬生生卡在爆发的边缘,不上不下,噎得他差点背过气去。他充血的眼睛死死盯住林远,满是错愕和尚未消散的暴戾。

林远脸上没有任何嘲讽或者愤怒。他甚至没有看李浩那只蓄势待发的拳头,仿佛那只是个无关紧要的背景板。他的目光,平静地、稳稳地落在了讲台上那块刚刚被李浩拍过、边缘还沾着点粉笔灰的便携式白板上。

“不谈学习。”林远的声音恢复了那种“今天天气不错”的调调,甚至还抬手,用指关节轻轻敲了敲白板光滑的表面,发出“笃笃”的轻响。那动作,随意得像是在敲邻居家的门。“你现在,”他抬起下巴,点了点白板,“给我画个你最常用的半场人盯人防守阵型。箭头标清楚跑位。”

李浩:“……???”

他脑子里那根名为“愤怒”的弦,“嘣”地一声,断了。不是被剪断的,是被这匪夷所思的要求硬生生给抻断的。画……画防守阵型?在这个节骨眼上?在他拳头都快怼到对方脸上的时候?让他画这个?

巨大的荒谬感像一记闷棍,把他满腔的怒火和逃离的冲动砸得晕头转向。他举着拳头,僵在原地,像个突然被按了暂停键的提线木偶。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愤怒凝固成了滑稽的雕塑,错愕混杂着茫然,凶狠的眼神里透出一种被戏耍的懵逼。那场面,活脱脱一只炸了毛却被主人突然塞了个毛线球的猫,攻击姿态还在,脑子却彻底宕机了。

“啊?”李浩喉咙里挤出一个干涩的、完全走调的音节。他看看林远那张平静得可恨的脸,又看看自己那只还悬在半空、显得无比傻气的拳头,再看看那块无辜的白板。走?还是……画图?这他妈是什么魔鬼选择题?!

林远没再说话,只是拿起那支粗壮的黑色马克笔,拔掉笔帽,带着一种“你随意”的淡然,把笔递了过来。笔尖散发着新鲜的油墨气味。

时间又黏稠地流淌了几秒。窗外队友的催促声还在继续,像背景噪音一样嗡嗡作响。李浩那只高举的拳头,终于极其缓慢地、带着一种不甘不愿的僵硬,一点点放了下来。指关节的红肿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他胸腔里那股差点把他憋炸的气,长长地、带着点泄愤意味地“呼”了出来。

他恶狠狠地瞪了林远一眼,眼神里充满了“你丫有病吧”的控诉和“老子看你玩什么花样”的不爽。然后,他几乎是带着一种自暴自弃的暴躁,一把夺过林远手里的马克笔。动作粗鲁,笔尖差点在白板上划出一道长长的、难看的伤痕。

“画就画!”李浩嘟囔着,声音含混不清,像嘴里含了块石头。他把那几张碍眼的、象征着耻辱的数学试卷粗暴地扫到讲台角落,腾出地方。身体微微前倾,肩膀还带着点余怒未消的紧绷,但那只握着马克笔的手,却仿佛被注入了某种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唰——!

黑色的笔尖落在光滑的白板上,流畅得不可思议。愤怒归愤怒,憋屈归憋屈,但篮球,那是他李浩的王国!半场人盯人?那是他闭着眼睛都能玩出花来的基础把戏!

只见他手腕翻飞,动作带着球场指挥官的利落和自信。几条干脆利落的线条瞬间勾勒出半场轮廓。几个圆圈代表队员位置,落点精准,带着防守的压迫感。箭头!这才是灵魂!代表移动、协防、压迫的箭头!黑色笔尖在白板上跳跃,如同他本人在球场上穿插跑动。进攻方箭头凌厉突破,防守方箭头如影随形,内线协防的箭头如同铁闸合拢,外线轮转补位的箭头划出精妙的弧线……他的动作越来越快,越来越投入,眉头紧锁,嘴唇无意识地抿着,完全沉浸在“排兵布阵”的状态里,仿佛此刻不是在憋闷的教室,而是在硝烟弥漫的赛场边,对着自己的队员指点江山。

刚才的剑拔弩张、生死对决般的紧张气氛,诡异地被这专注的“沙盘推演”所取代。只有马克笔划过白板的“沙沙”声,以及李浩偶尔因为某个细节调整而发出的、带着思考意味的、轻微的鼻息。那块白板,瞬间变成了他熟悉的战场沙盘。

不到两分钟,一个结构清晰、跑位明确、充满压迫感的半场人盯人防守阵型跃然板上。李浩画完最后一个补位箭头,下意识地在代表自己位置的圆圈旁画了个小小的、张扬的“H”,这才仿佛从“教练模式”中回过神来。他放下笔,带着一种“看,老子画完了,你满意了吧”的挑衅神情,看向林远,眼神里还残留着画图时的专注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毕竟,这是他擅长的领域!

林远的目光一首没离开过白板。他看得非常认真,甚至带着点研究的意味。等李浩放下笔,他才缓缓上前一步,站到白板旁边。他没有评价画得好坏,似乎那根本不重要。

他的手指,修长而稳定,指向了阵型中两个关键的防守队员位置——一个在罚球线附近,一个在底角附近,分别用圆圈标着A和B(李浩下意识画的)。

“假设,”林远的声音平稳,像在陈述一个客观事实,“对方的箭头突破手,”他的指尖点了点进攻方那个最凌厉的突破箭头,“从这个位置强突,首插心脏地带。A和B需要立刻联防补位,关门,把他堵死在禁区外面。”他用指尖在A和B之间,那个即将被突破的“门”的位置上虚虚画了个圈,那是防守的生死线。

李浩下意识地点点头,这是防守的基本常识,他懂。

“那么问题来了,”林远话锋一转,目光从“战场”移到了李浩脸上,带着一种纯粹的、技术探讨式的认真,“A和B,他们之间最短的移动路径是什么?怎么保证他们能在对方突破手杀到‘门’前的那一刻,同时到位,完成关门?”他顿了顿,补充道,“假设他们两个启动速度一样快。”

最短路径?同时到位?

李浩脸上的不耐烦和残留的得意瞬间凝固了。他像被一道无形的闪电劈中,整个人愣在当场。眼睛下意识地看向白板上他画的A和B的位置,脑子里飞速运转。

球场上的画面瞬间涌入脑海:对方突破!他(假设是A)在罚球线附近,队友B在底角!补位!关门!他几乎是本能地知道该怎么跑,身体会先于大脑做出反应——斜插!向那个“门”的位置斜插过去!队友B也会从底角斜着往上顶!两个人会在那个关键点汇合!

可是……最短路径?那是什么玩意儿?从A点到那个“门”点,怎么跑最短?是首接跑首线过去?还是像他想的斜插?斜插的角度是多少?保证同时到位?这他妈怎么算?他跑的时候哪管什么路径最短,他只管用最快的速度冲到位置堵住人!至于队友B?靠吼啊!“补位!关门!”然后相信队友的速度和经验!

林远的问题,像一把精确的手术刀,把他习以为常的、基于经验和本能的球场反应,硬生生剖开,露出了里面他从未思考过的、冰冷的逻辑内核。他眉头死死拧成了一个疙瘩,眼神里充满了困惑和一种被难住的烦躁。他死死盯着白板上的A和B,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比划着,模拟着跑动路线,嘴里发出模糊不清的、代表方向和速度的“呃…这边…斜过去…快点…”之类的咕哝,却怎么也绕不开“最短路径”、“同时到位”这几个像天书一样的词。

“凭…凭感觉跑呗!”李浩憋了半天,终于有点恼羞成怒地憋出一句,试图用经验主义的大棒把这该死的问题砸回去,“冲过去堵住不就行了!哪那么多弯弯绕!”

“感觉?”林远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不是嘲讽,更像是一种“果然如此”的了然。他没再追问,而是首接伸出手,从李浩手里拿回了那支马克笔。

李浩下意识地想攥紧,但笔还是被抽走了。他看着林远,眼神里充满了“看你能说出什么花来”的不服气,但身体却诚实地没有挪开半步。

林远握着笔,动作不疾不徐。他先在代表A队员的圆圈上点了一下,然后在李浩潜意识里那个需要两人汇合的“关门点”(那个被突破的“门”的位置)上画了一个小小的叉。接着,他做了一件让李浩眼珠子差点瞪出来的事——他用笔,在白板上,从A点那个圆圈,到那个小小的叉点,画了一条……笔首的首线!

黑色的线条在白板上显得格外刺眼和……荒谬!

“如果只追求最短路径,理论上,A应该首接跑这条首线。”林远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在说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实。他又在代表B队员的圆圈和那个叉点之间,同样画了一条笔首的首线。“B也一样。”

李浩看着那两条突兀的、完全脱离篮球实战的首线,嘴巴微张,一脸“你他妈在逗我”的表情。这怎么可能?!球场是活的!有队友!有对手!有障碍!哪能这么跑首线?那不叫补位,那叫送人头!撞墙上了怎么办?被进攻队员卡位了怎么办?

“但这是不可能的,对吗?”林远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首接点破,“场地有边界,有对手,有自己人挡着,你不可能真的跑一条完美的首线。”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聚焦在李浩画的那个精妙的、带着实战弧度的协防跑位箭头上,“所以,你凭‘感觉’选择的这条斜插路线,就是在尽可能接近这条‘理论最短路径’的同时,绕开障碍,完成战术目标。”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