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三尺讲台谱写精彩人生 > 第82章 冷静出击擒贼先擒王(第1页)

第82章 冷静出击擒贼先擒王(第1页)

林远拨通了“望子成龙”的电话。“吴先生您好,我是林远。”“哼,林老师?群里说得不够清楚?”“您说得非常清楚,我完全理解您的焦虑。”电话那头的炮火暂停了一秒。林远把手机夹在肩膀,摊开笔记本:“能具体说说吴明哪里让您担心吗?”电话里立刻传来机关枪般的抱怨。林远笔下如飞:“作业敷衍…基础公式生疏…活动后心散…”“嗯,嗯,还有吗?”他边记边想:“吴明这兔崽子,居然没提他偷偷搞的编程?”挂掉电话,他抓起一叠资料。班级混乱期的照片里,李浩正把纸团砸向天花板。他笑了,在电脑上敲下标题:《高二(7)班生存实录——从垃圾站到…呃,至少不是火葬场》。

窗外,天快亮了。

---

群里的消息还在疯狂刷屏,手机搁在桌上,像一只被捅了窝的马蜂,嗡嗡嗡地震个不停。屏幕的光映着林远的脸,忽明忽暗。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些仍在持续喷射的质疑和“强烈要求”,目光死死钉在电脑屏幕上那个新建的、空荡荡的文档上——“应对风暴_家校沟通资料包”。

“擒贼先擒王…”他低声重复了一遍自己的策略,像念一句咒语。目光扫过微信列表,最终定格在那个金光闪闪的“奋斗”头像——“望子成龙”。他深吸一口气,像即将走上拳击台的选手,然后,指尖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点下了那个绿色的“拨打语音”按钮。

“嘟…嘟…嘟…”

每一声等待音都敲在林远紧绷的神经上。他几乎能想象对方看到来电显示时,鼻孔里喷出的那声不屑的冷哼。他甚至做好了被首接挂断、或者接通后迎接一轮劈头盖脸“语音轰炸”的心理准备。

然而,几声响后,电话竟然通了。

一个带着明显不耐烦、甚至有些居高临下意味的男中音传来,背景音里似乎还有文件翻动的声音:“喂?哪位?”语气生硬,像是在应付一个推销保险的。

“吴先生您好,”林远的声音平稳得连他自己都惊讶,甚至还带上了一丝恰到好处的、职业化的温和,“我是高二(7)班的班主任,林远。”

电话那头明显顿了一下,随即,一声清晰的、从鼻腔里发出的“哼”传了过来,带着浓浓的嘲讽和“果然是你”的意味。“哦,林老师啊。”吴明爸的声音拖长了,像在掂量一块不怎么样的肉,“群里我发的信息,您都看到了吧?说得够清楚了吧?您这电话,是来兴师问罪的,还是来通知我们家长,您要继续这么‘创新’下去?”

火药味隔着听筒都能点着空气。

林远把手机夹在肩膀和耳朵之间,空出的手迅速抓过桌上的笔记本和一支快没墨的水笔(关键时刻总是掉链子!),在空白页顶端正正写上“吴明爸爸反馈要点”。他语速不急不缓,诚恳得像在念入党申请书:“吴先生,您发的信息我认真拜读了。首先,非常感谢您能这么坦诚地表达对班级工作的关注和担忧。作为班主任,我非常重视每一位家长的意见,这对我改进工作至关重要。”他特意强调了“坦诚”和“重视”。

电话那头又沉默了一瞬,大概是没料到林远开场不是辩解,而是感谢?这拳打在了棉花上。

林远抓住这短暂的空白,立刻抛出第二招——共情大法:“吴先生,我完全理解您对孩子学业的焦虑,尤其是吴明这样有潜力的孩子。现在的社会竞争有多激烈,高考有多重要,我们做老师的,感同身受。说真的,天下父母心,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金榜题名,有个好前程?”他把“感同身受”和“天下父母心”咬得格外清晰。

果然,吴明爸的语气虽然依旧硬邦邦,但那股子要立刻开炮的势头似乎被这“理解牌”稍稍阻滞了一下。“理解?光理解有什么用!林老师,关键得看行动!看结果!我们家吴明,脑子是聪明的,这我承认,可现在呢?被你们班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搞得心思都不在学习上!”

来了!核心火力点!林远精神一振,水笔立刻在纸上划拉起来,嘴里却依旧稳如老狗,祭出第三招——澄清目的,引导倾诉:“吴先生,我打这个电话给您,不是想立刻辩解什么,或者试图说服您接受我的做法。我是真心实意想更深入地了解您的具体担忧。”他顿了顿,语速放慢,带着一种循循善诱的引导感,“您在群里提到担心教学进度、活动影响学习、积分制的效果……能不能请您具体说说,您观察到吴明最近在哪些方面让您特别担心?或者,在您心目中,理想的高中班级教学和管理,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他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医生,没有一上来就开药方,而是耐心地问诊。电话那头,吴明爸似乎被这个“具体说说”的请求弄得怔了一下,随即,积蓄的不满如同找到了泄洪口,机关枪似的扫射过来:

“具体?好!我就给你具体!上周物理单元小测,就考了个基础动量守恒,公式简单得要命!结果呢?我们家吴明,错了!居然错了!问他,他说考试前在琢磨那个什么积分小组怎么‘排兵布阵’才能多加分!这不是本末倒置是什么?”林远笔下飞快:小测失误—心思在积分竞争—基础公式生疏?

“还有!回家做作业,那叫一个快!唰唰唰就写完了,质量呢?我一看,好几道题解法明显绕远路,步骤跳跃,问他为什么不用更优解法,他说‘积分规则里按时完成就行,没要求最优解’!听听!听听这叫什么话?学习是为了积分吗?啊?”作业敷衍—追求速度而非质量—积分规则被误解?

“最让我上火的是那个什么‘生存挑战’回来之后!心都玩野了!晚上抱着手机,不是在打游戏就是在看什么‘城市探险攻略’,嘴里还念叨着‘下次怎么优化路线’!正经的错题本不整理,单词不背!我跟他说高考不考怎么省钱坐公交!他还跟我顶嘴,说什么‘策略思维很重要’!重要个屁!高考卷子上能写策略思维吗?能加分吗?”活动后心散—沉迷策略研究(游戏活动复盘)—忽视基础巩固(错题单词)

“林老师,我就问你!别的班,人家重点班,晚上作业做到几点?周末上几个补习班?我们班呢?搞这些虚的!时间呢?孩子最宝贵的高中时间呢?被这些活动、积分消耗掉了!吴明是有潜力,但再这么‘快乐’下去,潜力就变成‘潜力股’——永远只停留在‘有潜力’阶段了!我理想中的班级?就是踏踏实实抓教学!严抓纪律!狠抓分数!少整那些没用的!”

吴明爸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仿佛能穿透听筒喷到林远脸上。林远握着笔,像个速记员,在笔记本上疯狂地划拉着关键词,手腕都酸了。他一边记,一边在心里飞速盘算:吴明爸的核心焦虑点非常明确——时间被“无效”活动占用,导致基础不牢,冲击高考目标。而且,他对于“学习”的理解非常单一:刷题、背记、考试分数。至于吴明偷偷摸摸搞的那个错题整理小程序雏形?这位焦虑的老父亲提都没提!显然在他眼里,那玩意儿跟打游戏属于同一类“不务正业”。

等电话那头的炮火终于告一段落,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时,林远适时地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带着一种“我全盘接收”的诚恳:“嗯,嗯,吴先生,您说的这些情况,我都详细记下来了。”他适时地让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通过话筒传过去一点,表明自己是真的在记录,“您提到的吴明小测失误、作业追求速度忽视质量、活动后心思浮躁忽视基础巩固,这些确实是非常具体、也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这对我反思和改进后续的工作,非常重要。”

他先给对方喂了颗定心丸——你的意见我收到了,很重视。然后,他才不疾不徐地抛出自己早己准备好的、不承诺改变但表明立场的核心回应:“关于积分制和活动设计,吴先生,我想再跟您说明一下我的初衷。我引入这些,绝对不是要取代知识学习,更不是觉得高考不重要。恰恰相反,我的核心目标,是想通过激发孩子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内驱力,改善我们班之前…呃…比较有‘活力’的班级氛围(他差点说出‘混乱’二字),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更能安心学习、更愿意主动投入的环境。最终,学业成绩的提升,始终是我工作的核心目标之一。”他把“核心目标”和“始终”加了重音。

他顿了顿,给吴明爸一点消化的时间,然后抛出了重磅炸弹——行动预告:“您和群里其他家长提出的宝贵意见,我一定会认真反思,并在后续的班级工作中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优化。同时,为了更全面、更清晰地回应大家共同的关切,也为了我们能更好地携手促进孩子的成长,我计划在整理好相关的资料和数据后,在家长群里做一个统一的说明。而且,”他加重了语气,“我诚挚地邀请您,以及其他关心班级发展的家长,在本周内抽时间,我们面对面地开一个小型座谈会,深入交流,共商对策。您看怎么样?”

这一连串的组合拳——诚恳倾听、表达理解、澄清立场、预告行动、发出邀请——打下来,效果是显著的。电话那头的吴明爸沉默了,刚才那机关枪似的语速和喷薄的怒气明显被按下了暂停键。虽然不可能立刻被说服,但林远这种不回避、不硬杠、愿意沟通、甚至愿意“调整”的态度,像一盆温水,有效地浇熄了他最旺的那股火苗。

过了好几秒,吴明爸的声音才再次响起,虽然依旧硬邦邦,但那股子要立刻“血溅五步”的杀气消散了不少:“哼,座谈会?行吧。林老师,光说没用,关键得看你怎么做。群里说明?可以。但我还是那句话,分数!成绩!这才是硬道理!别的,都是虚的!到时候看吧!”说完,也不等林远再客套,首接“咔哒”一声挂断了电话。

听着听筒里传来的忙音,林远长长地、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后背衬衫都贴在了椅子上,凉飕飕的。他放下手机,看着笔记本上那密密麻麻、龙飞凤舞的记录,像刚打完一场艰苦的巷战。虽然吴明爸最后那句“分数才是硬道理”像根刺,但至少,这最难啃的第一块骨头,暂时被软化、被稳住了。这位“带头大哥”短期内应该不会再在群里带头冲锋了。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