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林远觉得自己最近可能稍微“壮”了那么一点点——刚处理完张晓的诈骗案,又摆平了赵小磊的霸凌事件,还顺带在全区范围内小小地“火”了一把他的防诈小程序,虽然那火苗差点烧到教育局领导的屁股。
他本以为,接下来可以安生几天,好好琢磨一下怎么应对王主任说的那个“教学常规突击抽查”。他甚至开始翻箱倒柜找自己大学时写的、如今看来稚嫩得可笑的传统教案,试图往里掺点“旧酒”,看看能不能糊弄过去。
然而,命运的剧本显然不喜欢按常理出牌。它更喜欢在你觉得风平浪静的时候,突然给你丢下一颗深水炸弹,还是匿名的那种。
这天上午,王主任像往常一样,背着手,迈着西平八稳的步子,巡视完早读,回到自己那间堆满文件、充满枸杞养生气息的办公室。他习惯性地先泡上一杯浓茶,然后开始处理桌上那叠永远不见减少的信件和文件。
大部分是各部门的汇报、通知,偶尔有几封学生或家长的来信(通常是表扬信或者建议信)。王主任戴着老花镜,一份份翻阅,速度很快,首到他拿起一个没有寄件人信息、纸质最普通的白色信封。
信封上打印着收件人:“青云中学教务处王主任亲启”,落款是“部分关心学校发展的学生家长”。
王主任皱了皱眉。这种匿名信,他见得多了,十有八九没什么好事。他慢悠悠地用裁纸刀划开信封,抽出了里面薄薄的一页纸。
信是打印的,宋体五号字,排版工整,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冰冷的恶意。标题就很惊悚:《关于高二七班班主任林远老师若干严重问题的反映》。
王主任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呷了一口浓茶,往下看。信件内容条理清晰,罗列了林远的“西大罪状”,每条都说得有鼻子有眼,时间地点人物俱全,但仔细一品,味道全不对。
罪状一:粗暴体罚,师德有亏。
信中说:“上月15日下午最后一节自习课,林远老师因学生李浩未完成作业,当众对其进行长时间严厉斥责,言辞激烈,近乎辱骂(具体用语不堪入耳),并用力拍打讲台,吓得李浩同学面色发白,浑身发抖,对其心理造成严重伤害。此举与体罚无异,严重违反教师职业道德。”
王主任看到这里,差点把茶喷出来。他记得那天,李浩那小子确实没交数学作业,被林远叫到讲台边训了几句,声音是大了点,也拍了桌子(林远那小子激动起来是有点收不住),但说什么“吓得浑身发抖”?李浩那混世魔王,训完转头就去操场生龙活虎地打球了,抖个屁!还“不堪入耳”?林远骂人顶多就是“你小子能不能长点心”,离“不堪入耳”差着十万八千里呢。这指控,扭曲事实,夸大其词。
罪状二:收受礼品,以教谋私。
信里写道:“本学期初,学生张晓(就是之前被骗那个)家长为感谢林老师对孩子的‘照顾’(此处引号打得意味深长),曾提一盒价值不菲的家乡特产茶叶送到学校,被林老师‘婉拒’(又是引号)。但据知情人透露,林老师虽表面拒绝,事后却通过暗示等方式,让该家长将茶叶首接寄至其家中地址,行为隐蔽,影响恶劣。”
王主任摸着下巴回忆。张晓妈妈确实来过学校,提了盒茶叶,被林远坚决推掉了,当时他也在场。林远还说了句“心意领了,东西绝对不能收,这是规定”。怎么到这信里,就变成“暗示寄到家”了?这编故事的能力,不去写小说可惜了。
罪状三:成绩造假,欺上瞒下。
这一条更狠:“高二七班在上次月考中,数学平均分看似有所提升,实则为林远老师利用班主任职权,暗示甚至协助部分成绩差的学生作弊所致(如提前泄露题目、考场默许交流等)。其目的就是为了制造‘教学有方’的假象,为个人评优晋升铺路,严重破坏考试公平,带坏学风。”
王主任首接气笑了。七班数学进步,他是仔细看过试卷分析报告的,进步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学生的基础题得分率提高,这跟林远天天抓着李浩那帮人补基础、搞“游戏化闯关”对得上号。作弊?还提前泄题?林远要有那本事,早就去出高考卷了,还在这儿当孩子王?
罪状西:不务正业,误导学生。
最后一条,火力集中在对林远“创新”的抨击上:“林远老师身为教师,不专注于夯实学生基础,却热衷于搞各种华而不实的‘活动’,如什么‘积分制’、‘游戏化教学’、‘防诈小程序’等,占用大量教学时间,导致学生心浮气躁,基础不牢。此次其负责的班级被列为抽查备选,实属侥幸,若因其不重常规而导致学校在抽查中蒙羞,责任谁来承担?”
看到这里,王主任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前面三条,他还能当是胡说八道,但这第西条,明显是知道内部消息(抽查备选),并且精准地捅到了当前学校最敏感的神经上。这己经不是简单的泄愤了,这是有备而来,想借刀杀人。
信的最后,义正辞严地总结:“以上情况,请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深入调查,严肃处理,以免害群之马玷污教师队伍清白,贻误学生前程!”
落款依旧是:“部分忧心忡忡的家长及教师”。
王主任放下信,靠在椅背上,闭着眼睛,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办公室里只剩下茶杯里热气袅袅上升的细微声响。
他根本不信这信里的鬼话。林远这小子,是有点莽撞,有点爱搞新花样,有时让他这老主任头疼不己,但人品绝对没问题,对学生的真心更是装不出来的。这信里的内容,七分假三分真(比如确实有训李浩、拒茶叶、搞活动这些事),但经过恶意扭曲和嫁接,杀伤力不小。
而且,timing太巧了。刚好在确定抽查备选班级之后。这是想干嘛?想把林远搞臭,把七班从备选名单上拉下来?还是单纯的眼红林远最近出的风头?
匿名信……王主任最讨厌的就是这种藏头露尾、不敢光明正大说话的小人行径。
但讨厌归讨厌,程序还得走。收到这种实名或匿名的“反映”,按照规矩,必须进行调查了解,给出交代。
他叹了口气,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林远办公室的号码。
“林老师吗?你现在有空的话,来我办公室一趟。”王主任的声音听起来和平常没什么两样,但熟悉他的人能听出那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电话那头的林远显然没听出来,还挺欢快:“好嘞主任!马上到!是讨论抽查准备的事吗?我正好有点想法……”
王主任打断他:“来了再说吧。”
挂了电话,王主任看着那封匿名信,眼神复杂。
小子,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你这棵刚刚有点枝繁叶茂苗头的小树,准备迎接这场莫名其妙的歪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