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盯着电脑屏幕,感觉自己的眼球快要被那行数字吸进去了。
“年薪六十万,外加期权激励。。。”他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在桌上敲打着,“这得批改多少本作业才能赚到啊?大概相当于。。。让我算算。。。嗯,大概相当于我两百年的工资吧,还不包括通货膨胀。”
邮件来自“启航未来教育科技”,标题写得冠冕堂皇——“诚邀林远先生加入我们的星辰大海”。林远嗤笑一声,现在的公司都喜欢用这种宏大叙事来挖人吗?他继续往下读。
“职位:未来教育实验室首席课程架构师。”林远推了推眼镜,这头衔听起来比他现在的“高二七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要气派多了,虽然实际权力可能还不如班上的纪律委员——至少李浩那小子能让全班安静下来,而他林远至今还在为让学生们上课不玩手机而奋斗。
办公室的灯光昏暗,只有他的角落还亮着一盏台灯。窗外,青云中学沉浸在一片寂静中,与邮件里描绘的“位于CBD核心区的现代化办公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林远环顾西周,视线掠过堆成小山的作业本、缺了个角的办公桌和墙上那块慢了十分钟的时钟,最后落在窗台上那盆半死不活的绿萝上。
“连你都活得不滋润,是吧?”他对绿萝说,绿萝以掉下一片叶子作为回应。
林远的指尖在键盘上游移。一方面是年薪六十万、带股权激励、位于市中心高级写字楼的办公室、专业团队支持和个人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月薪三千五、粉笔灰拌饭、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破旧校园、一群刺头学生和永远不够用的教学资源。
这选择题傻子都会做吧?
他的手不由自主地新建了一个文档,开始列出利弊清单。
利(离开青云中学,加入启航未来):
1。年薪六十万!这数字值得重复三遍,外加感叹号!!!
2。终于能买得起市中心那家面包店32块钱一个的牛角包,而不是天天吃食堂三块钱的馒头
3。不用再每天早上六点半起床看早自习
4。可以穿西装打领带而不是永远沾着粉笔灰的夹克
5。办公环境有空调咖啡机,而不是只有一台吱呀作响的老旧电风扇
6。能够真正实现自己的教育理念,影响百万学生——至少邮件上是这么说的
写到第六条时,林远停顿了一下。他的目光越过屏幕,落在墙上贴着的7班期中考试成绩单上。虽然还是年级垫底,但比上次考试己经提高了整整五分平均分。他想起了宣布成绩时,教室里那罕见的、小心翼翼的欢呼声。
他摇摇头,继续列表。
弊(留在青云中学):
1。穷
2。非常穷
3。特别穷
4。王主任的日常“关爱”
5。永远改不完的作业
6。家长群里24小时不间断的@
林远看着这两列清单,叹了口气。即使是世界上最蹩脚的数学家也能算出哪个选择更优。他几乎可以想象自己去和王主任辞职的场景——那位的脸会先变白再变红最后变成一种有趣的紫色,像盛夏的茄子。
手指己经放在了回复邮件的按键上,只要轻轻一敲,他就能与过去的窘迫生活说再见。但就在这时,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回一些画面。
他想起了第一天到青云中学报到的情景。那天下着细雨,他的二手皮鞋进水了,每走一步都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王主任用那种打量滞销商品的眼神看着他,然后笑眯眯地把全校最棘手的班级塞给了他。“能者多劳嘛,林老师。”那笑容假得能让塑料花都自愧不如。
第一堂课就更精彩了。他精心准备的教案成了李浩折纸飞机的原材料,吴明戴着耳机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陈小雨则一首望着窗外,仿佛玻璃外有什么宇宙真理。下课铃响时,他几乎是逃出教室的,背后是学生们的哄笑声和纸飞机击中后脑勺的轻微触感。
那些日子,他每天回到租住的十平米小屋,第一件事就是上网投简历。教育行业?不,任何行业都行,只要不是老师。他甚至考虑过去当外卖员——至少送外卖不会有人问你“老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种哲学命题,而他通常连自己的午饭该怎么解决都不知道。
林远苦笑了一下,目光重新聚焦在那封邮件上。星辰大海?听起来很美好。但他现在的海洋是七班教室那片小水域,里面的鱼儿虽然调皮捣蛋,但。。。。。。
他的思绪被手机的突然亮起打断。是班级微信群的消息提示——都晚上十一点了,这群小崽子还不睡觉?
打开一看,是吴明在群里分享了一个编程学习链接:“这个在线课程限时免费,有人要一起学吗?”
下面立刻跟了一串回复:
李浩:“大哥,半夜发这个,你是不用睡觉的机器人吗?”陈小雨:“己保存,谢谢。正在赶美术作业,困。jpg”张晓:“哇!太好了!正好我想学这个!”李浩回复张晓:“书呆子联盟会长非你莫属”张晓回复李浩:“[吐舌头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