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远一声令下,高二(七)班这座原本只是学习氛围渐浓的“小火山”,瞬间进入了“项目喷发”状态。课间十分钟?不存在的!那是在各个“部门”之间穿梭开会、激烈讨论的“黄金十分钟”!午休?那是窝在一起画草图、写代码、核对清单的“高效工作餐时间”!
林远则完美诠释了什么叫“运筹帷幄之中”。他的办公桌变成了“总指挥部”,面前摊开着各部门提交上来的、字迹各异甚至画着卡通插画的“项目计划书”。他左手拿着红笔勾画,右手握着手机随时接听来自各方的“请示”或“求救”,耳朵还得竖起来捕捉办公室里其他老师关于运动会的只言片语,大脑CPU全力运转,处理着远超备课复杂度的信息流。
“林老师!林老师!”宣传设计部的两个小姑娘风风火火地跑进来,举着一张巨大的海报草图,“您看这个开幕式主题海报行不行?‘热血青春,跃动青云’!这个‘跃’字我们想做成一个人跳起来冲破纸面的效果!”林远刚想仔细看看,技术支持部的“码神”吴明就面无表情地站到了旁边,手里拿着平板:“林老师,报名数据收集模板我做好了,发到各班班长邮箱了。但反馈率目前只有30%,冗余和错误数据占比预估15%。需要对外联络部施加压力,或者授权我写个脚本自动催收并初步筛选。”他话音刚落,后勤保障部的“大总管”(一个平时默不作声但极其细心的男生)也挤了过来,眉头紧锁:“林老师,体育仓库的器材清单和总务处的记录对不上,缺了三个秒表、一捆标志桶,还多了两箱不知道哪年的粉笔。需要您签字确认,我才好申请补充采购。”
林远感觉自己像个同时接了ADC、法师、坦克三个位置的游戏角色,手忙脚乱,恨不得化身三头六臂。他深吸一口气,努力维持着“总项目经理”的淡定:“海报创意很好,‘跃’字效果大胆做!吴明,催收脚本可以先写,但发给其他班之前必须给我审核!后勤同学,清单问题我下午抽空跟你去仓库实地核对!”
好不容易把这波人打发走,他刚拿起保温杯,李浩又带着一股旋风冲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个策划指挥部的“小弟”。“远哥!哦不,林总指挥!”李浩显然非常进入角色,声音洪亮,“开幕式流程我们初步排了一下,但压轴节目是放教师接力赛还是学生街舞社表演,指挥部内部有分歧!我觉得必须街舞社,炸场!但副指挥觉得要尊重传统!”林远:“……”他觉得头开始隐隐作痛。
而这一切,都被隔壁办公桌的老张尽收眼底。他优哉游哉地喝着枸杞茶,看着林远被一群学生“围攻”,嘴角忍不住得意地上扬。心里暗爽:“小子,知道厉害了吧?真以为这活儿是那么好接的?毛都没长齐,就想挑大梁?哼,有你好受的!看你能折腾出什么花样,到时候还得我来擦屁股!”他甚至己经想好了到时候如何在王主任面前“无奈”地表示“年轻人还是欠点火候”。
然而,几天后,老张就有点笑不出来了。
他发现,七班那帮孩子,虽然时不时闹出点笑话,但执行力……强得有点离谱!
宣传设计部效率惊人。陈小雨主导设计的主题海报第二天就贴满了校园公告栏,酷炫的动漫风格加上热血的标语,引得其他班学生纷纷围观,甚至有小女生偷偷想撕一张回去收藏。开幕式入场的方案也拿出了三套各具特色的草图,连背景音乐清单都准备好了。
技术支持部更是降维打击。吴明那个自动催收和校验报名数据的脚本一发,各班班长的邮箱差点被刷爆——每天定时一封措辞礼貌但逻辑清晰的提醒邮件,附带数据填写错误清单。不到两天,报名数据收集率飙升到95%,错误率几乎降为零。他甚至顺手做了个在线抽签决定比赛道次的小程序,解决了往年手工抽签容易惹争议的老大难问题。体育老师看了都首呼“专业!”
后勤保障部那股子meticulous(一丝不苟)的劲头,让总务处的老师都刮目相看。那个瘦弱的“大总管”带着几个组员,愣是把积灰的体育仓库里里外外清点了一遍,列出的缺失和损坏器材清单清晰明了,甚至还附上了网上比价的截图和建议采购品牌。总务主任看着清单,惊讶地问:“这……这是学生搞出来的?”
对外联络部在王珂的带领下,充分发挥了“脸皮厚吃个够”的精神。她们不仅高效地完成了与各班的沟通,居然还真的大着胆子跑去了校门口“学海无涯”文具店。赵老板一看是七班的人,条件反射般地就想关店门。王珂笑嘻嘻地拦住他:“赵老板别怕嘛!这次是好事!我们学校要开运动会了,您看,这秩序册打印、志愿者饮料赞助……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在秩序册上给您印个‘特别鸣谢’,运动员喝的水瓶子上贴您家店的小标签哦!性价比超高的广告!”赵老板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最后竟然真的答应赞助五箱矿泉水和打印所有秩序册!虽然钱不多,但这种“商业化”操作的苗头,让得知消息的林远都哭笑不得。
变化最大的是策划指挥部的李浩。这家伙似乎真的把“总指挥”的头衔当成了莫大的荣誉和责任。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炸毛,而是学着林远的样子,召集各部门开协调会,虽然流程还很生疏,有时会因为讨论篮球赛赛制而跑偏,甚至会因为意见不合跟副指挥争得面红耳赤,但他确实在努力地“顾全大局”,调度资源。林远偶尔路过教室,看到李浩像模像样地站在讲台上,对着下面各部门的“头头”们指手画脚(划掉)布置任务,那场面既滑稽又让人有点感动。
当然,鸡飞狗跳仍是主旋律。比如,宣传设计部为了一块背景板的颜色吵得不可开交,差点上演全武行,最后是林远出面用“色相环”和“色彩心理学”强行镇压。后勤部申请买秒表的预算被驳回,吴明试图自己动手用Arduino板和激光传感器做一个低成本高精度的,结果第一次测试就把跑道线烧糊了一小段,差点引发“实验室安全事件”。对外联络部的一个小姑娘因为跟高三学长沟通时太紧张,把“铅球比赛时间”说成了“滚球比赛时间”,沦为全班笑谈……
但正是在这不断的试错、争吵、解决问题中,每个参与的学生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成长。他们开始理解什么是责任,什么是协作,什么是“计划赶不上变化”,以及如何面对变化。
老张偷偷观察了几次七班的“项目进展汇报会”后,脸上的得意渐渐变成了惊疑,最后甚至有点不是滋味。这帮小子……好像……还真玩出点门道来了?那个林远,居然真就敢这么放手?而且还没出大乱子?他心里那点等着看笑话的小九九,有点摇摇欲坠了。
而林远,在经历了最初的“信息轰炸”适应期后,终于找到了节奏。他开始享受这个过程。他的角色从一个事必躬亲的“包工头”,逐渐转变为一个把握方向、提供支持、解决关键瓶颈的“总教练”和“最终裁决者”。
他看着那群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而忙碌、争吵、又共同努力的少年少女,看着他们眼中闪烁的光彩——那不再是迷茫或叛逆,而是专注、自信和创造的火焰。
他抱起保温杯,喝了一口泡得正浓的茶,咂咂嘴。嗯,这“烫手山芋”炸出来的味道,好像……还真不赖?
就是这“总指挥部”的茶,消耗得有点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