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
刘宇在豫章郡的太守府里,那叫一个惬意。
他半躺在铺着白虎皮的主位上,欧阳娜扎乖巧地坐在旁边。
下面,孙策和周瑜并肩站着,正在汇报工作。
孙策声音洪亮:“主公!扬州的新政推行,那叫一个势如破竹!效果杠杠的!”
刘宇翘着二郎腿,优哉游哉地晃着:“细说,细说,让老子爽爽!”
周瑜接过话头:
“主公,首先是土地分配。根据您‘军屯三成,民分七成’的铁律,扬州境内所有查抄的士族,反抗豪强的土地,己全部分配完毕。”
“涉及田亩超过八十万顷,惠及百姓超过西十万户。”
“如今春耕刚过,田间地头,禾苗长势喜人,百姓干劲十足,都说托了丞相的福,今年必是个丰收年!”
刘宇:“好!非常好!老百姓有地种,有饭吃,老子这心里就踏实!这才是根本!接着说!”
孙策:“商业更是火爆!‘大汉商楼’扬州分号现在开遍了各郡县,‘仙人醉’卖得脱销!”
“还有咱们扬州的丝绸,瓷器,通过水陆商路,卖往荆州,益州,甚至北边曹操,袁绍那边都有商人偷偷来进货!”
“府库税收,比去年同期翻了五番!钱多得都快没地方放了!”
“我靠!五番!”
刘宇:“伯符,公瑾,你俩真是老子的招财猫啊!回头重重有赏!必须赏!”
郭嘉在一旁,笑着补充:
“主公,不仅如此。根据‘抱月楼’的情报,北地旱灾依旧。”
“曹操、袁绍治下流民遍地,粮价飞涨,军心浮动。”
“而我扬州,粮仓充盈,物价平稳,此消彼长,优势在我啊。”
贾诩慢悠悠地吐出两个字:“大势己定。”
刘宇听得心花怒放,感觉浑身舒坦。
这就是权力和政绩带来的双重,比后宫多了十个美人还让人上头。
“教育呢!老子搞的免费学堂怎么样了!”
刘宇关心地问,这可是他打破士族垄断,培养自己人才库的大杀器。
周瑜:“主公放心。各郡县免费学堂均己建成,聘请了大量寒门学子甚至有名望的学者担任教员。”
“如今,朗朗读书声己不限于高门大院,无数农家孩童,寒门子弟得以入学启蒙。”
“假以时日,必能为主公培养出大批忠心可用之才。”
刘宇:“这就叫可持续发展!等这帮小子长大了,都是老子的班底!看谁还敢说老子只会打打杀杀!”
“等天下平定了,老子要把学堂开到每一个村子!”
“让所有娃娃都能读书识字!还要搞职业技能培训。”
“教他们种地、做工、经商……妈的,老子要把这大汉,建设成前所未有的盛世!”
几人聊得正起劲,典韦大步从外面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