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醉酒穿越的 > 第1132章 舆论对峙(第1页)

第1132章 舆论对峙(第1页)

“创世纪”CEO艾略特·V那句关于“信息优势”的指控,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国际科技界和财经媒体圈激起了层层涟漪。虽然他没有点名道姓,但结合近期“圣蒂诺”铈矿危机和西洲集团的异军突起,几乎所有明眼人都能猜到,这矛头指向的就是孟西洲!

一场没有硝烟的舆论战,骤然打响!

首先发难的是几家有国际背景的权威科技杂志。它们刊登了长篇分析文章,看似客观地探讨“后发企业如何实现技术追赶”这一命题,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暗示和质疑。文章列举了西洲集团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令人惊讶”的快速进展,并引述“匿名业内人士”的话,称其技术路线“跳跃性极大”,“似乎跳过了常规的漫长研发积累过程”,并隐晦地提出疑问:“是否存在非传统的技术来源或信息获取渠道?”

紧接着,一些与“创世纪”关系密切的财经评论员也开始在电视节目和专栏中发声,将西洲集团的崛起描绘成一种“破坏市场规则”的行为。他们强调“创世纪”在研发上的巨额投入和长期积累,暗示西洲的“捷径”是对知识产权和公平竞争精神的践踏。甚至有人危言耸听地提出,要警惕“某些新兴市场的企业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技术优势,对全球产业链造成冲击”。

这些言论经过媒体放大,在国际上形成了一股不小的舆论压力。一些原本对西洲集团技术感兴趣的国际客户开始犹豫,部分潜在的合作谈判被搁置。西洲集团在海外的声誉受到了一定影响。

孟西洲在栾城的总部里,看着老周搜集来的厚厚一沓外电报道和翻译稿,脸色阴沉。他知道,这是“创世纪”的反击,目的就是要把他塑造成一个“作弊者”,从道德和信誉层面进行打击,孤立他,甚至可能为后续更严厉的商业或法律手段做铺垫。

“妈的,玩阴的是吧?”孟西洲啐了一口,眼中闪过狠色。他绝不能被对方牵着鼻子走,必须反击!

但他很清楚,不能硬碰硬地首接对骂,那样正中对方下怀,会显得自己气急败坏。他需要一种更聪明、更能争取人心的策略。

他立刻召集了集团的公关顾问和核心智囊(包括从省城请来的几位资深媒体人和学者),连夜开会商讨对策。

“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孟西洲定下基调,“我们的优势是什么?是扎根中国本土市场,是解决实际需求,是带动就业和产业升级!我们要把话题引到这上面来!”

在智囊团的策划下,西洲集团迅速展开了一场有针对性的舆论反击:

首先,孟西洲罕见地接受了国内一家影响力巨大的官方财经报纸的专访。在采访中,他绝口不提“创世纪”的指控,而是畅谈西洲集团如何立足国内市场需求,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和“整合全球资源”的策略,在新能源、环保资源再生等领域进行探索。他着重强调了集团在解决就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并展示了旗下科技公司生产的产品如何惠及普通消费者(如更耐用的电动工具电池、更经济的备用电源等)。整个访谈基调积极、务实,充满了民族企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报道一出,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共鸣,赢得了许多民众和业内人士的好感。

其次,西洲集团主动联系了几家国内有影响力的科技行业协会和学术机构,联合举办了一场小范围的“新能源技术路径研讨会”。在会上,西洲的技术专家(在孟西洲的授意下,有选择地)分享了部分非核心的技术思路和研发历程,重点突出了团队如何克服困难、进行大量实验验证的过程。虽然关键细节保密,但这种开放的姿态,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外界关于“技术来源神秘”的质疑,展示了西洲并非闭门造车,也有自己的研发逻辑和积累。

同时,孟西洲授意集团的公关团队,在国内外一些专业性较强的网络论坛和行业通讯上(90年代末互联网刚兴起,这类渠道影响虽小但精准),匿名发布一些分析文章,从技术角度探讨“圣蒂诺”铈矿危机的必然性,指出其根源在于该国政局长期不稳和全球供应链布局过于集中的风险,将西洲的成功囤货描绘成一次基于对地缘政治风险敏锐判断的、合法的商业决策,而非什么“信息作弊”。这些文章技术性强,逻辑清晰,在专业人士圈子里产生了一定的说服力。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虽然未能完全消除国际上的质疑声音,但有效地在国内稳住了阵脚,甚至提升了西洲集团的正面形象。许多国内媒体开始旗帜鲜明地支持西洲,将这场舆论战解读为“国际巨头对本土优秀企业的打压”,激发了民众的同情和支持。

舆论场上,形成了奇特的“内外温差”:国际上质疑声不断,国内力挺声音高涨。孟西洲和艾略特·V,两位从未谋面的对手,通过媒体隔空交手,一时间成了全球科技圈关注的焦点。

这场对峙,也让一个原本隐藏在幕后的概念,开始若隐若现地浮出水面——那就是“变量”!一些顶级的分析机构和极少数知情者开始意识到,西洲集团的崛起速度和技术路径的独特性,似乎无法用常规的商业逻辑完全解释。而“创世纪”对“信息优势”的指控,也显得意味深长。难道,真的存在某种超越当前认知的“因素”在起作用?

孟西洲深知,这种关注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带来了名声和一定的保护(在国内),也可能引来更深的探究和危险。他必须更加小心。

就在这场舆论战陷入胶着,双方谁也奈何不了谁的时候,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点出现了。

这天深夜,孟西洲书房里那台用于接收特殊信息的加密电脑,突然发出了一声轻微但独特的提示音——这不是普通的邮件,而是通过一个极其隐蔽的、多层加密的匿名信道发来的信息!

孟西洲心中一凛,立刻坐到电脑前。经过复杂的解密程序,屏幕上显示出一段简短的英文文字,语气冷静而首接:

“致孟西洲先生:

我关注到您与Genesis的公开争论。艾略特·V关于‘信息优势’的指控,并非空穴来风,但他所指的‘优势’来源,其本质或许远超他的想象。

Genesis的‘能源一号’技术存在一个尚未公开的、源于其基础理论模型本身的致命缺陷(涉及高倍率充放电下的材料相变失稳),这限制了其真正的性能上限和长期可靠性。相关的关键数据隐藏在项目代号‘普罗米修斯’的第三级加密数据库中。

我可以提供访问该数据库特定路径的密钥片段,以及验证缺陷的实验方案概要。

我的条件是:绝对的人身安全庇护,以及一个能够继续从事纯粹科学研究的环境。我相信,您所拥有的‘特殊性’,或许是唯一能理解并兑现这一切的保障。

若有意,请通过此信道回复一个确认码。后续联络方式将另行告知。

——一个厌倦了谎言的科学灵魂”

孟西洲反复阅读着这段文字,心脏狂跳!这条信息透露出的内容太惊人了!不仅首指“创世纪”技术的核心弱点,而且发送者似乎……知道一些关于他“特殊性”的事情?这会是“创世纪”设下的新陷阱吗?还是一个真正的、来自对手内部的叛逃者?

孟西洲盯着屏幕上那冰冷的文字,思绪飞转。他回想起艾略特·V那意有所指的“信息优势”指控,再结合这封匿名信的内容……一个大胆的推测浮现:难道这个匿名者,和艾略特·V本人,其实都是从不同侧面,隐约感知到了“变量”或类似超越性力量的存在?而这封求助信,会不会成为他真正洞悉“创世纪”乃至其背后秘密的钥匙?风险巨大,但诱惑同样难以抗拒!他深吸一口气,手指悬在键盘上方,该如何回复?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