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仓库的爆炸声,像一记闷棍,狠狠砸在了孟西洲的脑门上!火光冲天,浓烟滚滚,老周在电话里带着哭腔的汇报,让他眼前一阵发黑。那批从海外好不容易弄来的精密仪器,是他布局新材料实验室和信息技术实验室的关键家当,花了大价钱,走了不知道多少隐秘渠道,现在全完了!
“暗星”……1984号……报复来得又快又狠!而且精准地打在了他的七寸上!这不仅仅是经济损失,更是一个赤裸裸的警告:你的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监视之下!你想布局未来?我先把你扼杀在摇篮里!
一股冰冷的怒意从孟西洲心底升起,压过了最初的震惊和慌乱。他强迫自己冷静,对着电话那头几乎要崩溃的老周沉声命令:“老周,听着!第一,立刻报警,就说仓库意外失火,原因不明!第二,封锁消息,对外统一口径,就说是一批普通工业配件,损失不大!第三,安抚好现场人员,特别是我们自己的兄弟,绝对不能慌,更不能乱说话!”
“可是孟总……那批设备……”老周的声音还在发抖。
“设备没了可以再想办法!人不能乱!按我说的做!”孟西洲的语气不容置疑,“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孟西洲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锐利如刀。1984号这一手,确实打疼了他,但也彻底暴露了对方的敌意和行动模式。这是一场战争,一场隐藏在正常商业活动下的、关于未来主导权的战争!他不能再有任何侥幸心理!
他立刻叫来赵刚和巴图尔(两人在昆仑之行后己成为他最核心的安保和行动负责人),简要说明了情况。
“肯定是那个1984干的!”赵刚咬牙切齿,拳头攥得嘎吱响,“妈的,阴魂不散!孟总,咱们不能就这么算了!”
巴图尔则更冷静一些,黝黑的脸上眉头紧锁:“对方手段狠辣,时机精准,说明对我们的动向很了解。内部……可能需要排查一下。”
孟西洲点点头:“排查要暗中进行,不能打草惊蛇。刚子,你带几个绝对信得过的兄弟,立刻去港口,配合老周处理现场,重点是查明爆炸物的来源和手法,看看能不能找到线索。巴图尔,你负责集团内部和咱们几个秘密点的安全警戒等级提到最高,特别是前瞻研究院的筹备人员和设备转移,要更加隐秘!”
两人领命,立刻行动起来。
孟西洲则亲自赶往港口。现场一片狼藉,消防车还在喷水,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和化学品的刺鼻气味。老周一脸烟灰,眼睛通红地迎上来。孟西洲拍了拍他的肩膀,没多说什么,首接走向被警方拉起的警戒线边缘,仔细观察。
他不动声色地动用金手指,扫过一些爆炸残留物。信息反馈很模糊,主要是【高温燃烧残留……化学成分复杂……无法追溯具体来源……】,但其中夹杂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带有混乱能量的感应,与昆仑山基地里那种“熵增污染”的感觉有几分相似!这进一步印证了他的判断——就是“暗星”的手段!
“意外失火?”负责现场的一个老刑警皱着眉头,显然不太相信,“这火烧得太猛太集中了,像是助燃剂引起的。”
孟西洲一脸“沉重”和“后怕”:“警官,我们也不清楚啊,就是存放一些二手机床配件和废旧金属,谁知道会这样……还得麻烦你们好好调查。”他表现得完全像一个倒霉的普通商人,绝口不提任何关于高科技设备的事情。
他知道,这件事只能吃个哑巴亏,深究下去,反而会暴露自己的秘密布局。当前最重要的是稳住阵脚,不能让1984号看出他真正的底牌和后续计划。
接下来的几天,孟西洲表面上一副损失惨重、忙于善后的样子,暗中却加快了“西洲远景2020”计划的推进速度,并且调整了策略。
他意识到,之前那种集中资源、大步快跑的方式太显眼了,容易成为靶子。必须化整为零,多点开花,而且要把真正的战略意图隐藏得更深。
他做出了几个关键决策:
1。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对外,西洲集团宣布将加大在传统优势领域——古玩艺术品投资和商业地产——的投入,高调参与了几次地方上的商业项目竞标,给人一种“受挫后回归老本行”的假象。同时,集团旗下的“西洲再生资源公司”业务进一步扩大,几乎垄断了栾城及周边几个县的废品回收,这看似不起眼的生意,既能赚钱,又能为孟西洲的“鉴宝”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还能很好地掩饰一些非常规的资金流动和物资采购。
2。分散布局,低调渗透:真正的“前瞻研究院”被拆分成数个互不关联的小型“研究所”或“技术工作室”,分散注册在不同的城市,甚至海外。招募人才也不再大张旗鼓,而是通过猎头公司、学术会议等渠道,以合作研究、项目外包的名义,悄悄网罗那些有潜力但尚未成名的年轻科学家和技术工程师。核心实验室的设备采购,则通过多个海外空壳公司层层转手,物流路线也更加迂回隐蔽。
3。夯实基础,以战养战:孟西洲深知,前沿科技的研发是个烧钱的无底洞,必须要有强大的现金流支撑。他利用金手指和对未来趋势的把握,更加精准地在股市、汇市上进行短线操作(主要通过香港的渠道),同时加大了对未来核心地段房产和商铺的囤积。在古玩捡漏方面,他不再追求惊天动地的大漏,而是转向系统性地、低调地收集那些目前价值不高但未来潜力巨大的品类,如老酒、经典玩具、vintage电子产品等,建立自己的“未来资产库”。
4。情报优先,主动防御:孟西洲拨出专款,让赵刚和巴图尔组建一个精干的情报小组,主要负责两件事:一是内部安保和反渗透,二是对外搜集一切关于“暗星”、“创世纪公司”以及可能与其他“变量”相关的蛛丝马迹。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接触私家侦探、信息安全专家(在当时是非常小众的领域),甚至通过七爷的渠道,联系上一些国际情报贩子。
这些布局,在97年的外人看来,西洲集团似乎是在收缩战线,顶多是在多元化经营上步子迈得大了点,有些投资方向(比如废品回收、某些冷门收藏)甚至显得有点“不务正业”。很少有人能看透,在这看似杂乱无章的布局之下,隐藏着一条指向未来的清晰主线。
孟西洲靠着从昆仑基地带回来的信息优势和金手指的辅助,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在巨大的棋盘上悄然落子。他投入的每一分钱,招募的每一个人,布局的每一个点,都经过精心算计,既要保证短期盈利支撑长远投入,又要为未来的技术爆发埋下种子。这个过程漫长而艰苦,短期内看不到耀眼成果,甚至经常遭遇挫折(比如某个海外投资失败,某个招募的科学家被竞争对手挖走),但孟西洲心态沉稳,他知道这是一场马拉松,比的不是一时之快,而是长远的眼光和持续的耐力。
然而,就在他以为自己的新策略足够隐蔽,可以暂避锋芒、积蓄力量时,一个来自国际新闻版块的消息,像一颗炸弹,在他精心维持的平静水面下轰然炸响!
那天,孟西洲正在翻阅最新的海外科技期刊(通过特殊渠道订阅),一则头版新闻让他瞳孔骤缩——国际科技巨头“创世纪公司”(GenesisCorp。)高调宣布,其旗下实验室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革命性突破,成功实现了在实验室环境下,超过十公里的安全信息传输!报道中简要描述的技术路径,孟西洲越看越心惊!那其中几个关键的理论模型和实验思路,竟然与他从昆仑基地资料中看到的、关于未来量子通信技术的某种基础图谱高度相似!虽然“创世纪”公布的成果还很初步,但方向完全一致!这绝不是巧合!孟西洲的后背瞬间被冷汗浸湿——难道“创世纪公司”的背后……也有“变量”的存在?或者是……“暗星”己经将触角伸到了国际顶尖科技企业?!新的威胁,以一种更庞大、更正规的方式,逼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