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料?近代机械痕迹?孟西洲听得云里雾里,这跟那个三角标记有什么关系?刘老板和孙教授到底想说什么?
他故作惊讶:“还有这种事?我对玉器研究不深,还真没看出来。孙教授您的意思是……”
孙教授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什么特别的意思,只是把发现告诉你。古玩这一行,水深得很,有些东西,看似明白,实则暗藏玄机。孟老板眼力好,但也要处处留心啊。”
这话听起来像是前辈的忠告,但孟西洲却听出了几分警告和试探的意味。他们是不是在暗示那个三角标记?还是在点他别的?
刘老板在一旁打圆场:“孙教授也是好意,提醒你小心。小孟啊,你这公司越做越大,难免被人盯上。上次官司就是个教训。内部管理,还是要加强啊,别让有心人钻了空子。”
又提内部管理!孟西洲心里警铃大作,脸上却堆起感激的笑容:“谢谢刘老板和孙教授提醒,我一定注意,一定加强管理。”
这次的茶喝得比上次更加云山雾罩,孟西洲全程保持高度警惕,说话滴水不漏。刘老板和孙教授也没有进一步逼迫,只是闲聊了些行业轶事,仿佛真的只是一次普通的交流。
离开茶舍,孟西洲的心情更加凝重。刘老板和孙教授的话看似平常,却处处透着机锋。他们肯定知道更多关于标记和内鬼的事,但就是不点破,像是在猫戏老鼠。
回到公司,李文翰兴奋地迎上来:“孟哥!省报的同学回信了!他对咱们的素材非常感兴趣,说明天就派人下来采访!还说这是反映当下民营企业生存环境和行业恶性竞争的典型案子,很有报道价值!”
“好!”孟西洲精神一振,“接待好省报的记者,实事求是地说,但也要突出我们的委屈和艰难,还有我们依法经营、不畏强权的态度!”
“明白!”
两天后,省报经济版在显眼位置刊登了一篇长篇报道,标题赫然是《恶性竞争何时休?——栾城一民营企业家胜诉背后的艰辛》。文章详细报道了西洲公司被聚古斋恶意诉讼、收买证人作伪证的经过,并深入揭露了古玩行业一些欺行霸市、坑蒙拐骗的乱象,对聚古斋和赵山河进行了不点名的猛烈抨击。文章笔锋犀利,证据扎实,立刻引发了广泛关注。
省报的影响力可不是栾城小报能比的!文章一出,瞬间在栾城乃至省城引起了轰动!人们茶余饭后都在谈论这事,舆论一边倒地同情和支持孟西洲,谴责聚古斋和赵山河的不道德行为。
聚古斋的门庭一下子冷落了不少,赵山河据说气得在店里砸了好几个花瓶。
孟西洲趁机让李文翰以公司名义,接受了栾城本地电视台的一个专访,进一步澄清事实,塑造公司正面形象。一时间,“西洲公司”和“孟西洲”这个名字,在栾城声名鹊起,不再是那个“收破烂的”,而是成了有眼力、有骨气、敢于反抗行业潜规则的年轻企业家代表。
舆论战,大获全胜!
公司里气氛高涨,员工们走路都带风,觉得跟着这样的老板有奔头。
但孟西洲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暗中观察着,省报报道细节那么清楚,公司里知道这么细的人可不多……内鬼如果还在,看到这篇报道,会有什么反应?
这天晚上,他故意留在公司加班,等其他人都走了,他悄悄走到李文翰的办公桌旁(李文翰作为负责人,有自己单独的小隔间)。他假装找东西,目光快速扫过李文翰的桌面和抽屉。
突然,他眼神一凝。李文翰忘记锁的抽屉缝隙里,露出一角熟悉的纸张——那是省报报道的校样稿,上面还有用红笔修改的痕迹!
孟西洲的心猛地一沉!李文翰?怎么会是他?他可是自己最信任的左膀右臂啊!难道…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没有声张,悄悄退出了办公室。
第二天,孟西洲像没事人一样安排工作,却暗中让大壮和小辉留意李文翰最近的动向和接触的人。
下午,小辉偷偷跑来汇报:“洲哥,文翰哥今天中午……偷偷出去打了个公用电话,神神秘秘的,我离得远,没听清说啥,但好像听到他提了句……提了句‘刘老板’…”
刘老板?!
孟西洲如遭雷击,浑身冰凉。
舆论逆转却揪出内鬼线索!最信任的李文翰竟与刘老板暗通款曲?省报报道细节泄露真相为何?白玉杯俄料之谜暗藏何种玄机?静心茶舍之约的真正目的为何?内鬼浮出水面,孟西洲该如何应对?信任崩塌,危机从外部转向内部,更加凶险的局面己然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