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醉酒穿越的 > 第162章 低调入新圈暗察众生态(第2页)

第162章 低调入新圈暗察众生态(第2页)

孟西洲心里暗暗记下每个人的特征和可能的特点。这个圈子,果然三教九流,什么人都有,但共同点是——都有钱或有势,或者有专业知识。

秦先生见人差不多到齐了,便开口道:“今天来了几位新朋友,都是圈里人,以后多亲近。老规矩,看东西,凭眼力说话。”

助手开始逐一揭开绒布。今天的东西似乎比上次更多,种类也更杂。有书画卷轴,有陶俑,有玉器,还有一件造型奇特的青铜器。

那位地产赵总最先沉不住气,指着那幅山水画大声道:“哎呦,这画看着老啊!是不是宋画?我看起码值这个数!”他伸出五根胖手指,意思是五十万。

旁边一位上次见过的行家忍不住嗤笑:“赵总,宋画哪有那么容易见到?这纸墨和落款方式,顶多是清中期仿的。”

赵总脸一红,有点挂不住,嘟囔道:“清代的也值钱嘛……”

南方李老板则对那件青铜器很感兴趣,拿在手里反复掂量,又用放大镜仔细看锈色和铭文(如果有),但看了一会儿,眉头微皱,没说话,放了回去。

退休的孙教授对那件陶俑看了很久,喃喃道:“这陶俑的服饰和发髻特征,很有汉代特点,尤其是这刀法……可惜,品相破损严重,价值大打折扣啊。”他更关注历史艺术价值,对市场价反而不太在意。

轮到孟西洲时,他依旧谨慎。金手指似乎恢复了正常,每件东西的信息都清晰浮现。但他没有急于发表意见,而是等别人先说完,再根据情况,言简意赅地补充一两点关键信息,既显示了眼力,又不太过出风头。

比如那幅画,他点出了画绢的材质和某一处不易察觉的仿制瑕疵;那件青铜器,他subtle地提示某个部位的锈色过渡不太自然;那件陶俑,他认同孙教授的断代,并补充了一句“虽残犹珍,对研究汉代丧葬制度有独特价值”,让孙教授不禁多看了他两眼。

他的表现,既不像赵总那样咋咋呼呼不懂装懂,也不像某些行家那样盛气凌人,更不像李老板那样过于精明外露,沉稳低调中透着精准的专业性,让在场几位新老玩家都暗自点头,觉得这个年轻人确实有点东西,不像嘴上没毛的愣头青。

秦先生看在眼里,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交流中,孟西洲也大致摸清了这些人的路数。赵总人傻钱多,是潜在的优质买家(冤大头?)。李老板精明谨慎,是潜在的竞争对手或者合作对象(如果能拿出真东西)。孙教授学问深,是很好的咨询对象(可以请教学习)。其他几位老行家,各有各的渠道和专长。

他低调地交换了几张名片(他自己也印了一些简单的联系方式),算是初步融入了这个更高层次的圈子。

然而,在鉴赏过程中,孟西洲敏锐地注意到,秦先生那位助手阿强,似乎格外关注那件造型奇特的青铜器,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而且,秦先生今晚的话似乎比上次更少,眉宇间隐约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和凝重?

气氛似乎有些微妙的不对劲。

鉴赏环节结束后,进入私下交易。赵总果然财大气粗,溢价买下了那幅清仿古画。李老板经过深思熟虑,最终放弃了那件存疑的青铜器。那件残损的汉代陶俑被一位喜好研究的藏家以不高价格买走。

孟西洲看中了一件品相不错的明代玉带扣,金手指显示价值适中,未来有升值空间,他用一个合理的价格顺利拿下,小赚一笔,也算没白来。

交易结束后,秦先生没有像上次一样留下孟西洲单独谈话,只是对众人点点头,说了句“各位自便”,便在阿强的陪同下先行离开了书房,似乎有什么急事。

这反常的举动,让孟西洲心里的那丝不安更加明显了。

其他玩家也陆续寒暄着告辞。

孟西洲故意磨蹭到最后,等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他才走向那位看起来最面善、也比较健谈的孙教授。

“孙教授,您好,晚辈孟西洲,刚才听您一席话,受益匪浅。”孟西洲态度恭敬地递上自己的名片。

孙教授对孟西洲印象不错,接过名片看了看,笑道:“小孟先生年轻有为,眼力很毒啊,不像我这个老学究,只会纸上谈兵。”

“教授您过谦了,您的学识是我们这些市场里摸爬滚打的人比不了的。”孟西洲谦逊道,随即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教授,我看秦先生今晚好像……有点心事?是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孙教授推了推眼镜,叹了口气,低声道:“好像是有点事。听说他最近一批‘货’在海上出了点问题,损失不小,可能心情不太好。唉,这行当,水深啊……”

海上?货?损失?

孟西洲心里猛地一咯噔!联想到秦先生可能涉及的那些灰色地带生意,这“货”恐怕非同小可!

他正想再细问,眼角余光突然瞥见,刚才秦先生离开的那扇侧门虚掩着,那个叫阿强的助手正站在门后的阴影里,脸色阴沉地打着电话,声音压得极低,但几个零碎的词还是飘进了孟西洲异常警觉的耳朵里:

“……必须处理掉……码头……老三他们不靠谱……警方好像听到风声了……”

孟西洲的后背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